米乐·M6昨日,《实施“成都增绿十条”推进全域增绿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成都增绿十条”)正式发布,提出了今后五年成都“全域增绿”工作总体要求、目标任务、重点工作。未来,全域成都究竟将如何增绿?在昨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市建委、市规划局、市水务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对“成都增绿十条”的成都做法一一进行了解读。
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成都市将通过优化提升公园绿化、滨水绿化、道路绿化、小区绿化景观,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环城生态区、第二绕城高速生态带以及以“一轴两山三环七道”为主体骨架的绿网和天府绿道体系,构建五级城市绿化体系,力争到2022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1%,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0%,绿化覆盖率达4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平方米,全域成都将初步呈现“绿满蓉城”盛景。
【按照“景区化、景观化、可进入、可参与”理念,遵循自然、生态、开放法则,加快开放式生态景观工程规划建设,形成公园绿化、滨水绿化、道路绿化、小区绿化景观体系。】
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局长杨小广介绍,围绕公园增绿,接下来,成都市将规划新建一批综合性公园、湿地公园、郊野公园,建设一批百姓身边的小游园和微绿地,增加公园绿地数量、完善公园绿地功能,形成完善的公园绿地体系,到2022年,成都市新增1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园绿地400个,线米见园”,增强市民获得感。
成都市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拟建设完成小游园、微绿地点位约50个。所有点位将按照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的工作理念进行高标准打造,体现天府文化,贯彻海绵城市建设理念。
围绕中心城区宜居水岸工程、锦江景观轴滨水绿化工程,推进市域水网水系滨水生态绿化建设,提升滨水两岸绿化,实现滨水增绿,达到水系“绿通”。目前,结合成都水征,市规划局已编制完成了中心城区宜居水岸工程总体规划,通过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的手段,综合提升中心城区水网体系。
成都市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成都市级示范项目西郊河综合改造示范工程已完成勘察、设计及施工单位的招标工作,目前已按计划建成6段100米的样板段。总共7.4公里市级示范项目计划于今年年底基本建成,明年6月全面完工。
杨小广介绍,将继续大力推进中心城区道路绿化增量提质工程,2017年我市将制定出台《成都市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导则》。2017年-2019年,每年完成行道树增量提质街道60条,全市对照标准规范,通过增加乔木数量、科学配置乔灌草,不断提升绿化总量,彰显成都道路景观品质。
为提升小区绿化水平,2017年成都市将制定出台《成都市住宅小区园林绿地管理办法》,规范居住小区园林绿化管理,提升居住小区绿化整体水平。
杨小广介绍,为推进立体绿化建设,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以屋顶、桥柱、桥体、墙体、驳岸为重点实施立体绿化,到2022年,新增立体绿化面积100万平方米以上,立体绿化面积达330万平方米,使我市立体绿化工作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依据《花重锦官——成都市增花添彩总体规划》及中心城区详细规划,将按照“生态化、人文化、适宜性、景观化”的理念,推进“花重锦官”增花添彩,2022年,建成天府芙蓉园,芙蓉小镇3个,芙蓉主题观赏园5个,实现芙蓉品种达30种;将花卉彩叶植物覆盖率提升至30%以上。“实现中心城区绿量稳步增长、功能逐步完善的同时,品质逐年提升。”杨小广表示。
【加快推进天府绿道、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环城生态区、二绕高速绿化带等重大生态项目建设,加快建设绿色生态廊道和多彩通道,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夯实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从发布会上获悉,在系统构建“一轴两山三环七道”为主体骨架的绿网基础上,以锦江景观轴、三环路绿化带、环城生态区为依托,创建绿色发展先行区、示范区,构建完善的天府绿道体系;同时,推进第二绕城高速两侧生态绿带建设。到2022年,构建“一轴两山三环七道”的主体骨架绿网,完成森林绿道、康养步道600公里。
“环城生态区是‘一轴两山三环七道’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建设生态绿道、文化绿道、健康绿道、经济绿道和智慧绿道。”市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6月底前将完成环城生态区天府绿道规划方案和实施方案;2018年春节前完成环城生态区天府绿道一期31.5公里工程建设。同时,近日还将启动锦江生态绿道主轴和三环路熊猫绿道建设。
杨小广介绍,将加强高速公路、铁路、国省县道以及机场、车站、立交枢纽等区域绿化景观打造,确保绿化工程与土建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建设市域路网景观生态廊道、多彩通道,完善铁路网绿色生态廊道建设,打造机场、车站、立交枢纽等城市门户绿化景观。
为提升城市“东进”和新城新区生态能级,按照“生态绿洲、城市绿肺”的总体定位,加快推进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到2022年,龙泉山脉人工造林18.11万亩,提升森林质量24.0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2%。建成5个总规模达8万亩的森林公园群,建成总规模1.7万亩的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天府植物园,建设森林绿道、康养步道180公里,建成环山旅游公路270公里,初步构建森林生态系统、游憩服务系统和基础设施系统。
强化龙门山大熊猫栖息地原生植被提升,加大龙门山大熊猫栖息地内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区域生态修复和植被恢复力度,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2.83万亩生态修复区生态治理和植被恢复。持续开展自然保护区违法违规问题的专项督察整改,维持大熊猫栖息地原真性、完整性。
通过继续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全面修复水土流失、废弃矿场、工程创面等区域植被,加强林盘生态管护,实现成都平原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夯实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成都市建委副主任王建新:环城生态区绿道将在两年内建成,建成后环城生态区将成为开放式的生态景区和多功能的市民乐园。建成后将形成500公里的天府绿道、4级配套服务体系(10个特色小镇、20个特色园、一批林盘院落和若干亭台楼阁)、3段天府文化主题展示和100平方公里生态景观农业区。
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局长杨小广:为提升我市中心城区园林绿化水平,今年以来,我市已经逐步启动了“花重锦官”城市园林绿化特色塑造、行道树增量提质、芙蓉增量提质等工作。截至目前,成都全市栽植各类花乔21万余株,栽植行道树7万余株,地栽花卉17万余平方米。接下来我市将制定居住小区园林绿化管理办法,用于规范居住小区园林绿化管理,提升居住小区绿化整体水平。
相关附件
相关链接
昨日,《实施“成都增绿十条”推进全域增绿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成都增绿十条”)正式发布,提出了今后五年成都“全域增绿”工作总体要求、目标任务、重点工作。未来,全域成都究竟将如何增绿?在昨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市建委、市规划局、市水务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对“成都增绿十条”的成都做法一一进行了解读。
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成都市将通过优化提升公园绿化、滨水绿化、道路绿化、小区绿化景观,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环城生态区、第二绕城高速生态带以及以“一轴两山三环七道”为主体骨架的绿网和天府绿道体系,构建五级城市绿化体系,力争到2022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1%,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0%米乐·M6,绿化覆盖率达4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平方米,全域成都将初步呈现“绿满蓉城”盛景。
【按照“景区化、景观化、可进入、可参与”理念,遵循自然、生态、开放法则,加快开放式生态景观工程规划建设,形成公园绿化、滨水绿化、道路绿化、小区绿化景观体系。】
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局长杨小广介绍,围绕公园增绿,接下来,成都市将规划新建一批综合性公园、湿地公园、郊野公园,建设一批百姓身边的小游园和微绿地,增加公园绿地数量、完善公园绿地功能,形成完善的公园绿地体系,到2022年,成都市新增1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园绿地400个,线米见园”,增强市民获得感。
成都市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拟建设完成小游园、微绿地点位约50个。所有点位将按照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的工作理念进行高标准打造,体现天府文化,贯彻海绵城市建设理念。
围绕中心城区宜居水岸工程、锦江景观轴滨水绿化工程,推进市域水网水系滨水生态绿化建设,提升滨水两岸绿化,实现滨水增绿,达到水系“绿通”。目前,结合成都水征,市规划局已编制完成了中心城区宜居水岸工程总体规划,通过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的手段,综合提升中心城区水网体系。
成都市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成都市级示范项目西郊河综合改造示范工程已完成勘察、设计及施工单位的招标工作,目前已按计划建成6段100米的样板段。总共7.4公里市级示范项目计划于今年年底基本建成,明年6月全面完工。
杨小广介绍,将继续大力推进中心城区道路绿化增量提质工程,2017年我市将制定出台《成都市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导则》。2017年-2019年,每年完成行道树增量提质街道60条,全市对照标准规范,通过增加乔木数量、科学配置乔灌草,不断提升绿化总量,彰显成都道路景观品质。
为提升小区绿化水平,2017年成都市将制定出台《成都市住宅小区园林绿地管理办法》,规范居住小区园林绿化管理,提升居住小区绿化整体水平。
杨小广介绍,为推进立体绿化建设,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以屋顶、桥柱米乐·M6、桥体、墙体、驳岸为重点实施立体绿化米乐·M6,到2022年,新增立体绿化面积100万平方米以上,立体绿化面积达330万平方米,使我市立体绿化工作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依据《花重锦官——成都市增花添彩总体规划》及中心城区详细规划,将按照“生态化、人文化、适宜性、景观化”的理念,推进“花重锦官”增花添彩,2022年,建成天府芙蓉园,芙蓉小镇3个,芙蓉主题观赏园5个,实现芙蓉品种达30种;将花卉彩叶植物覆盖率提升至30%以上。“实现中心城区绿量稳步增长、功能逐步完善的同时,品质逐年提升。”杨小广表示。
【加快推进天府绿道、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环城生态区、二绕高速绿化带等重大生态项目建设,加快建设绿色生态廊道和多彩通道,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夯实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从发布会上获悉,在系统构建“一轴两山三环七道”为主体骨架的绿网基础上,以锦江景观轴、三环路绿化带、环城生态区为依托,创建绿色发展先行区、示范区,构建完善的天府绿道体系;同时,推进第二绕城高速两侧生态绿带建设。到2022年,构建“一轴两山三环七道”的主体骨架绿网,完成森林绿道、康养步道600公里。
“环城生态区是‘一轴两山三环七道’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建设生态绿道、文化绿道、健康绿道、经济绿道和智慧绿道。”市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6月底前将完成环城生态区天府绿道规划方案和实施方案;2018年春节前完成环城生态区天府绿道一期31.5公里工程建设。同时,近日还将启动锦江生态绿道主轴和三环路熊猫绿道建设。
杨小广介绍,将加强高速公路、铁路、国省县道以及机场、车站、立交枢纽等区域绿化景观打造,确保绿化工程与土建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米乐·M6、同步验收。建设市域路网景观生态廊道、多彩通道,完善铁路网绿色生态廊道建设,打造机场、车站、立交枢纽等城市门户绿化景观。
为提升城市“东进”和新城新区生态能级,按照“生态绿洲、城市绿肺”的总体定位,加快推进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到2022年,龙泉山脉人工造林18.11万亩,提升森林质量24.0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2%。建成5个总规模达8万亩的森林公园群,建成总规模1.7万亩的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天府植物园,建设森林绿道、康养步道180公里,建成环山旅游公路270公里,初步构建森林生态系统、游憩服务系统和基础设施系统。
强化龙门山大熊猫栖息地原生植被提升,加大龙门山大熊猫栖息地内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区域生态修复和植被恢复力度,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2.83万亩生态修复区生态治理和植被恢复。持续开展自然保护区违法违规问题的专项督察整改,维持大熊猫栖息地原真性、完整性。
通过继续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全面修复水土流失、废弃矿场、工程创面等区域植被,加强林盘生态管护,实现成都平原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夯实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成都市建委副主任王建新:环城生态区绿道将在两年内建成,建成后环城生态区将成为开放式的生态景区和多功能的市民乐园。建成后将形成500公里的天府绿道、4级配套服务体系(10个特色小镇、20个特色园、一批林盘院落和若干亭台楼阁)、3段天府文化主题展示和100平方公里生态景观农业区。
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局长杨小广:为提升我市中心城区园林绿化水平,今年以来,我市已经逐步启动了“花重锦官”城市园林绿化特色塑造、行道树增量提质、芙蓉增量提质等工作。截至目前,成都全市栽植各类花乔21万余株,栽植行道树7万余株,地栽花卉17万余平方米。接下来我市将制定居住小区园林绿化管理办法,用于规范居住小区园林绿化管理米乐·M6,提升居住小区绿化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