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半岛摘 要:人们强调绿色健康的生活、工作环境,希望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清新BOB半岛BOB半岛、宁静。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室内墙体绿化研究现状及典型案例的分析,找出目前公共空间室内墙体绿化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探索出使其更加完善的方法及对策;总结室内墙体绿化的设计方法及施工工艺,利用植物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调节室内空气温湿度,提高室内空气品质,营造良好的室内环境。
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加,越来越多的建筑拔地而起,绿化的面积逐渐减少,大自然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现代人们越来越注重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无论是住宅空间还是公共空间,人们都普遍会在室内摆放各种植物,美化室内环境;在设计上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应用传统材料,如藤、竹、芦苇等天然材料进行装饰,强调绿色健康的生活、工作环境。据调查,现代人在室内环境中工作、学习、生活的时间已经占到了全天的80%~90%,人们不仅需要豪华舒适的室内环境,更希望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清新、宁静。
墙体绿化又叫垂直绿化、立体绿化。是法国植物学家帕特里克・布兰克创造出的一项用于墙面垂直绿化的新技术,可使自然界中栖息于平地上的植物永久地生长于垂直的建筑墙面,又称植物墙或绿墙,为建筑设计和建筑装饰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有机生态材料。这种植物墙可广泛应用于围墙、桥柱、室内墙体等各种墙面,为打造生态花园城市开辟了新的途径,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室内墙体绿化正是将墙体绿化微缩之后登堂入室BOB半岛,成为家居一景。植物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净化空气;调节室内空气温湿度、节能降耗;植物可以有效减少电器所产生的辐射,缓解眼部疲劳;植物和基质对声音具有较强的吸收功能,具有隔音的作用。所以植物墙既美化环境,又生态环保,是天然的氧吧,更是其他艺术品所不能替代的。
室内空气污染物主要分为化学性、物理性和细菌性。公共空间室内环境不同于住宅空间,有固定的环境和入住人群,公共空间有其不同的特点:大量的工作和逗留人员所排出的人体代谢物,如二氧化碳;办公设备的使用,会产生大量的电磁辐射;装修材料良莠不齐所产生的污染物,如甲醛、苯、TVOC、放射性元素氡等;以及强调节能导致的建筑密闭性增强和新风量减少,使公共空间室内空气交换率低于家庭空间,所以空调的使用会使污染物不容易扩散掉,使得污染周期延长;以及各种复杂的污染物相互组合所产生的新的污染物,污染物种类过多,室内空气很难保证健康。
据研究表明,植物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可将空气中的甲醛、苯等挥发性物质吸收降解并将它们代谢成水和二氧化碳,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美国科学家研究出几十种绿植对化学复合物的吸收能力,如芦荟、吊兰可吸收室内80%以上的甲醛,常青藤、铁树能有效的吸收室内的苯等。
位于泰国曼谷的模范购物中心(Siam Paragon)出自植物学家帕特里克・布兰克之手(如图1),6层楼的建筑从外墙面到内部电梯、扶手、栏杆,都覆盖着热带雨林风情的蕨类、藤蔓、苔藓和景天属植物,绿色,黄色,红色和紫色令人眼花缭乱。
在国内,上海,天津,大连,广州等城市也纷纷开始对这一技术进行研究,墙体绿化技术在国内发展迅速,我国也出现了多家能够自主研发新技术的墙体绿化公司,并且能够独立完成墙体绿化从设计到施工以及养护的全过程。现阶段的墙体绿化主要应用于大型公共空间的室内墙体,而且发挥着很好的效果,正是由于墙体绿化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国内对这项技术关注广泛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进行研究。
据调研,2006年上海植物园、复旦大学开始合作研发适合中国实情的核心技术,已建成的世博生态墙正是依托上海植物园自主研发的新型壁挂植物种植模块技术。这一技术体现了现代一项集材料、生物、园艺等多项技术于一体的技术集成成果,并在整个设计理念和施工技术环节中体现了节能环保和低碳的理念。
虽然墙体绿化的前景大好,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上海世博会闭幕后,世博展览馆西侧的绿墙植物近九成已全部枯死,这一问题也暴露了墙体绿化在国内的不成熟性,需要我国的科研人员做出更大的努力。虽暴露出一些问题,但还是有很多成功案例,如TCL办公室室内墙体绿化(如图2),就不是单一的直面,而是在曲面的墙体上挖空并添加透明玻璃展示柜。
(1)沿墙角四周种植攀爬类植物:这种形式是在外墙周围种植攀爬类植物,如爬山虎、常春藤等BOB半岛,需要植物慢慢生长到覆盖整个墙面,用时较长、品种单一,且落叶量大,一般适用于建筑外墙面。
(2)骨架+种植盆:在距离外墙面5~10cm处搭建平行于墙面的骨架,骨架厚度大于20cm,辅以滴灌或喷灌系统,再将事先绿化好的种植盆嵌入骨架空格中,自动浇灌,更换植物方便,植物选择多样化。缺点是需在墙外搭建骨架,增加墙体厚度影响整体美观性;由于骨架必须固定在墙体上,在固定点处容易产生漏水隐患,骨架锈蚀等会影响系统整体使用寿命,一般在3~5年;另外对墙体有承重和抗拉力要求;滴灌容易被堵失灵而导致植物缺水死亡,所以这种形式不适用于室内空间,可用于临时植物花卉布景。
(3)模块化:模块化墙体绿化(如图3)的建造工艺和浇灌系统与骨架+种植盆的类同,都需在墙外搭建骨架。其改善之处是将种植盆变为方块形、菱形等几何模块,模块组合更加灵活方便,模块中的植物和植物图案通常须在苗圃中预先定制好,经过数月的栽培养护后,再运往现场进行安装,现场安装时间短,植物选择多样化,系统寿命较骨架+种植盆更长,价格相对较高。
(4)铺贴式:现在室内墙体绿化主要运用铺贴式。铺贴式墙体绿化(如图4)是由特选植物和特制营养种植配方土、墙体种植毯、种植袋、保温板及附属配件组成。将平面自动浇灌系统、墙体种植袋复合在一层1.5mm厚高强度防水膜上,形成一个墙面种植平面系统。其优点是可直接铺设在墙面,通过工厂工业化生产,不受骨架方格的限制;独特的平面浇灌系统,可储存并均匀输送植物水等营养液BOB半岛,避免滴灌系统出现堵塞;固定点采用特殊的防水紧固件处理,防水膜除了承担整个墙面系统的重量外还同时对被覆盖的墙面起到防水的作用;植物品种多样,可在苗圃预制,也可现场种植,图案可自由设计,常绿多花;系统总厚度小于10cm,不会破坏墙面的承重结构,稳定性好,不变形,即使受外力作用大,也能稳固,不沉降;该系统可应用于砖墙面、混凝土墙面、木质墙面等多种墙面,工艺流程简单,缺点是价格相对较高,但是后期的养护费用低。
适合垂直绿化的植物很丰富,应根据当地的土壤条件、周围环境、管理水平,以及艺术上的需求选择。如朝南的墙面上宜种阳性植物,朝北的墙面则宜种阴性植物。
目前用于墙体绿化的植物主要有:爬山虎、蛇葡萄、络石、薜荔、常春藤、扶芳藤;木香、紫藤、藤本月季、蔷薇、凌霄、叶子花、使君子、油麻藤、蔷薇、忍冬、枸杞、云南黄素馨等。不仅是植物,国外现已开始尝试把蔬果用于墙体绿化,既可满足绿化的需要,又可食用,一举两得。
植物可吸收室内的有害气体,如甲醛、苯、二氧化硫、重金属等千余种空气污染物,对污染物有吸附、过滤、降解、转化等作用,并能消耗大量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是天然的空气过滤器。
植物可通过多种途径吸收空气污染物,主要通过茎枝的表面及叶片的气孔吸附与吸收空气中的污染物,再经由维管系统进行运输和分布。持留和去除是植物吸收化学性空气污染物的主要过程。不同的植物有其不同的叶面结构。由于植物的叶面面积通常能达到植物本身占地面积的20倍以上,所以植物可以过滤大量的漂浮灰尘。其中,观叶植物在室内植物中净化室内空气污染物的能力是最强的,可大量吸收空气中的甲醛。
植物表面的湿润和光照条件的改善可以显著影响植物的生理活动,控制叶片气孔的打开和闭合。植物叶面无论以何种方式吸附灰尘,经过水的喷洒冲洗后,即刻就能恢复其吸附灰尘颗粒物的能力。目前,各种现行的改善室内空气环境的方法均有各自的局限性,但是利用植物的吸收净化室内空气可以说是最好的办法。
室内墙体绿化选择四季常绿的植物搭配,使绿墙在每个季节都保持美观,而且品种多样,能在最小范围内实现植物的多样性。另外墙体绿化因其垂直于墙面,所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空间,增加绿化面积。
墙体绿化已研发出无土栽培,为植物墙在室内生长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植物不只依赖土壤才得以生存,土壤仅仅是栖息基质中的一种,最基本的需求是水和溶解于水中的多种矿物质,以及用于光合作用的可见光和二氧化碳。所以,如配合人造光源,植物墙也可以安装于没有土壤和自然光的全封闭室内空间。另外,由于摆脱了土壤的条件限制,植物墙系统的重量就非常轻,因此可以轻易地安装于任何材质和造型的墙面,并不破坏原有墙体结构。
植物墙采用微滴灌、自动化控制技术,基本不需要人工管理。植物种类经过严格挑选,适合该地区该空间生长,并具有品种多样、常绿、落叶量小等优势。
植物墙的前期投入较高,但其维护成本低,生命周期更长,一般可达5-10年,所以从长期来看,它可以大大节约业主的成本,比植物租摆更经济。
室内墙体绿化作为室内景观的一种延续与进步,将逐渐被人们认识、接受,并成为室内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国内外墙体绿化的研究现状及典型案例的分析,充分了解室内墙体绿化的概况,找出目前公共空间室内墙体绿化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探索出使其更加完善的方法及对策。针对大型公共空间室内环境,希望通过室内墙体绿化,使植物发挥其净化空气的特点,为人们创造一个健康的室内环境。并希望墙体绿化能得到大力的推广与应用,使之长远的发展下去,这对改善室内环境质量和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它对室内空气品质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社会也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3]林炳艺.浅谈城市垂直绿化的类型特点及作用[J].广东科技.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