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半岛坚持“生态型、节约型、功能型”的城乡造林绿化发展方向,合理规划城乡绿地,加强城镇周边的林(草)植被保护,扎实推进城乡绿化工作,不断提高城乡绿地系统分布的均衡性,完善城乡绿地系统防灾避险、科普教育、文化艺术、休闲游憩、节能减排等综合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到2020年,规划城市、乡镇、村屯、军事管理区绿化295.4万公顷。其中,城市建成区绿化45万公顷、乡镇建成区绿化60万公顷、村屯建成区绿化185.4万公顷、军事管理区绿化5万公顷。“十二五”期间,规划城市、乡镇、村屯、军事管理区绿化147.7万公顷。其中,城市建成区绿化22.5万公顷、乡镇建成区绿化30万公顷、村屯建成区绿化92.2万公顷、军事管理区绿化3万公顷。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造林绿化的新需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兑现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承诺,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编制了《全国造林绿化规划纲要(2011—2020年)》。在总结经验、分析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10年造林绿化的目标与任务、实现途径和政策保障,是指导我国造林绿化事业健康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对采伐迹地、火烧迹地采取人工更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天然更新等方式恢复森林BOB半岛。到2020年,规划人工更新600万公顷。其中“十二五”期间,人工更新300万公顷。
对需要进行伐前更新以及郁闭度在0.5(不含)以下、林分结构不合理、不具备天然更新下种条件或培育树种需要在林冠遮荫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发育的林分,开展林冠下造林。
——坚持依法治绿、制度保障的原则。完善造林绿化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执法监督。健全造林绿化管理制度,完善政策措施,保障造林绿化健康发展。
到2020年,森林面积、蓄积稳步增加,区域分布更加合理,林种树种结构趋于优化,森林质量明显提高,森林碳汇显著增加,森林功能大大增强,草原退化趋势得到遏制,全国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木材及其它林产品有效供给稳步增长,林业主导产业快速发展。城乡绿化覆盖面积大幅度提高,人居环境总体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生态文化体系基本形成,全民生态意识明显增强。
——坚持生态优先,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协调的原则。将改善生态作为造林绿化的首要目标,充分利用和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和综合效益,促进生态改善、产业发展、经济增长、农民增收、社会和谐。
——坚持分类指导、分区施策、突出重点的原则。结合各区域自然地理特点和资源优势,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依
20112020年造林绿化工作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2020年比2005年森林面积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增加13亿立方米的奋斗目标按照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依靠人民群众依靠科学技术依靠深化改革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护和自然修复为基础依托林业重点工程进一步推进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加大造林绿化和森林经营力度扩大森林面积增加森林蓄积提高森林质量提升森林效能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保障木材等林产品供给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兴林富民做出更大贡献
我国造林绿化事业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与建设生态文明和改善人居环境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相当的差距,造林绿化依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我国现有宜林地4400多万公顷,60%分布在内蒙古和西北等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难度
大。科技兴林和人才强林战略推进缓慢,区域造林绿化发展水平相差悬殊,造林绿化基础建设薄弱,新造林地后期抚育管护亟需加强,森林质量亟待提高。造林绿化体制机制障碍仍未破除,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企业和群众投入造林绿化的内在动力不够。这些问题制约着造林绿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我国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的国家。生态问题依然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最突出的问题,生态差距仍然是与发达国家最为显著的差距,生态建设仍将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最为紧迫的任务。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造林绿化工作,制定实施了一系列促进造林绿化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造林绿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是森林资源快速增长。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全国森林面积1954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0.36%,森林蓄积137.21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6169万公顷,其规模和发展速度均居世界第一。在全球森林资源总体呈下降趋势的情况下,我国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双增长,森林碳汇大幅度增加。二是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成绩显著。1999—2009年林业重点工程完成造林4167万公顷。2005—2009年期间,人工林新增面积中74.13%来源于林业重点工程。工程治理区域森林覆盖率大幅提高,生态防护能力显著增强,局部地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三是草原建设成效显著。国家实施草原重大生态建设工程,集中
——森林面积达到2.23亿公顷BOB半岛,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林木绿化率达到29%以上。
——森林蓄积量增加到150亿立方米以上,通过实施森林经营、控制消耗等措施,力争达到158亿立方米。
——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7平方米。
——乡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0%,村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5%,校园绿化覆盖率达到35%,军事管理区绿化覆盖率达到65.6%。
加快公路、铁路沿线、河渠湖库周边绿化和农田林网建设,充分发挥其美化环境、保持水土和防风固沙等功能。加快矿区及周边生态治理和植被恢复,改善矿区生态。到2020年,规划公路、铁路、河渠湖库周边造林绿化154.6万公顷,农田林网建设150万公顷,矿区植被恢复造林100万公顷。“十
治理生态脆弱和严重退化草场。草原围栏面积达到6634万公顷,草原禁牧休牧轮牧面积累计达10167万公顷,种草保留面积达到2063万公顷,全国草原生态加速恶化的势头初步遏制,草原生态状况局部改善。四是全民义务植树蓬勃开展。开展义务植树以来,各级党政领导率先垂范,宣传发动深入广泛,组织管理不断加强,实现形式不断创新BOB半岛,尽责率逐步提高,全民绿化意识显著增强,累计参加人次达到127.3亿,植树588.96亿株。五是部门绿化稳步推进。按照部门绿化分工责任制的要求,各部门(系统)结合实际,发挥优势,努力推进身边增绿,为我国生态建设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六是城乡绿化快速发展。全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49.45万公顷BOB半岛,绿化覆盖率38.22%,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66平方米。大力推进以城镇、村屯及庭院绿化为重点,以道路绿化、农田防护林为网络的绿化、美化建设,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七是森林经营有序开展。提出了森林经营是现代林业建设永恒主题的重要论断,启动了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开展了森林抚育政策和模式研究。“十一五”期间全国完成中幼林抚育3133万公顷。
加快宜林荒山荒(沙)地造林、其它灌木林地造林,在生态脆弱区和重要生态区位25度以上陡坡耕地和严重沙化土地有规划、有步骤地安排退耕还林,是实现未来10年造林绿化奋斗目标的首要任务。到2020年,规划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育林5700万公顷。其中“十二五”期间,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育林3000万公顷。
二五”期间,规划公路、铁路、河渠湖库周边绿化77.3万公顷,农田林网建设75万公顷,矿区植被恢复造林50万公顷。
造林绿化“三分造、七分管”。森林经营是实现林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是现代林业建设的永恒主题。要将森林经营放在与植树造林同等重要的地位,坚持一手抓造林绿化,一手抓抚育经营,实现数量与质量相统一。到2020年,规划森林抚育经营(含低产林改造)7500万公顷,其中“十二五”期间规划森林抚育经营(含低产林改造)3500万公顷。要进一步编制森林经营专项规划,明确建设重点和具体任务,深化落实森林抚育经营各项措施,科学实施森林抚育和低产林改造,切实优化森林结构,不断提高林地生产力。
——改良草原面积累计达到6000万公顷,草原围栏面积达到15000万公顷,人工种草保留面积累计达到3000万公顷。
其中,到2015年,森林面积达到2.0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1.66%以上,林木绿化率达到27%以上。森林蓄积达到143亿立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2平方米。乡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5%,村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3%,校园绿化覆盖率达到23%,军事管理区绿化覆盖率达到61.1%。公路宜绿化路段绿化率达到
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是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造林绿化是生态建设的核心内容,是维护生态安全的基础保障,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国策。
党的提出要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将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中央林业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林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大举措,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首要任务,应对气候变化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战略选择,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要途径。在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主席向全世界庄严承诺,“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党和国家的这些决策部署,不仅给我国造林绿化工作赋予了新使命、提出了新要求,也为我国造林绿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战略机遇。
2011—2020年造林绿化工作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2020年比2005年森林面积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增加13亿立方米的奋斗目标,按照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依靠人民群众、依靠科学技术、依靠深化改革,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护和自然修复为基础,依托林业重点工程,进一步推进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加大造林绿化和森林经营力度,扩大森林面积,增加森林蓄积,提高森林质量,提升森林效能,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保障木材等林产品供给,改善人居环境BOB半岛,实现兴林富民做出更大贡献。
88%,铁路宜绿化路段绿化率达到87.6%。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65%。主要造林树种种子全部实现基地供种,良种使用率达到65%。
围绕奋斗目标,努力完成造林更新,城乡绿化美化,绿色通道、河渠湖库周边绿化、农田林网建设与矿区植被恢复,森林抚育经营,义务植树,种苗建设,草原建设七方面的建设任务。规划造林更新7000万公顷,部门及城乡绿化700万公顷,森林抚育经营7500万公顷,草原建设15000万公顷。
——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市场推动相结合的原则。加大政府投入,落实部门责任,发挥部门优势;利用市场机制,坚持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多层次、多形式推进造林绿化。
——坚持科技兴林、量质并重的原则。遵循自然规律,依靠科技进步,解决营造林难点问题;大力推广优良乡土树种,优化森林结构,培育优质森林;坚持造管并举,强化森林管护,确保营造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