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半岛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令园林绿化苗木的产业及花卉产业发展迅猛。但因当前种植面积巨增,有些品种出现过剩的情况,因此,不可盲目发展。城市园林绿化对于建设现代化城市而言尤为关键,因此,园林艺术在城市绿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及作用。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令其对城市绿化的美化标准也逐步提升,不但注重树种的观赏价值,还注重树种的经济价值。城市果树绿化不但能够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还能够净化空气、抑制污染,通过其优美的姿态、芬芳的香气、各种硕果、成荫的绿叶,为人们提供优美的景色。
园林绿化生态建设尤为关键,其不仅能够净化空气、降低污染、吸收CO2及有毒气体,还能够吸附粉尘,具有防风固沙、保护水土、降低沙尘暴发生率以及阻碍荒漠化,降低雾霾、风速的能力。园林绿化通过树木的形态、搭配、颜色,为城市进行“上妆”,提高环境的艺术感,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增加了城市居住的幸福感。
小区、庭院是人们生活与居住之所,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品质,在庭院中种植观赏苗木,能够为人们营造健康的氛围,而适宜种植的果树包含了月季、桂花、红梅、黑松等。
在炎热的夏季,城市绿化的枝叶构成了浓密的绿荫,将太阳的辐射阻隔在外,降低了地面、墙面乃至其它相邻物的反射热度。城市绿化地段具有较强的蒸腾效果,能够耗费掉60%~70%的太阳辐射能量,因此,可以令城市温度明显下降。
通过当地景观特色,有效解决生态自然景观的关联性,因地制宜,打造出具备地方特点、人文性与历史性的景观。将自然环境置于城市景观设计当中,与当地的气候、地形、生活习惯紧密相连,不但可以为子孙后代留下丰富的城市文化,还可以向外国游客展现出更加具备城市特点及历史文化的内容[1]。在植物景观园林艺术中,通常使用大量的本地树种。这是由于本地树种不仅适应性强,有利于生存,而且还由于其较低的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园林艺术城市绿化透过种植与管理大量植被,实现生物多样化的发展。自然植被的生长,加快了自然环境的构成,人们通过有意识的种植及造型管理,改善了所有植被的生存环境,加快植物、生物、动物的多样性循环发展。由于城市园林绿化引进了不同物种,依据其生长特征、根系发育情况有效改良了土壤结构及微生物循环,令空气、水、土壤实现了更新氧化,控制了水土流失与环境污染的恶性状况,抑制了自然灾害的产生。
城市里随处可见高楼大厦,人口尤为密集,令空气流动迟缓,总体温度提高,而绿色植物恰恰可以调节气候的温湿度,为人们带来冬暖夏凉的感受。园林植被透过树枝与树叶蒸发的水分及庞大树根吸收的水分,构成大量水分气流,降低了四周的环境温度。在气温变低时,由于园林植被树荫的覆盖,降低了风速,阻隔冷空气流动,温度提高。由于植被的覆盖,调节了气候的湿度,令植被周围区域的气流湿度显著提升,可以看出园林艺术在城市绿化中的效果尤为明显[2]。
园林艺术在城市绿化中经由其浓密枝叶的覆盖,错落有序的排列,过滤掉空气中的悬浮物及灰尘,有效净化了城市的空气质量。另外,园林绿化还可以将大气内的有毒气体进行吸收,有效阻隔噪音,通过规划设计,令园林绿化的配置能够更加科学,以此降低城市的噪音污染。
综上所述,对于园林艺术中的绿色植被而言,不仅需要考量到其外观,还需因地制宜,选择一些符合当地的植物,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规划,为人们打造一个健康、绿色的生活环境。
1孙云,李小红.试论园林植物配置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园艺,2011(13)
我国城市绿化覆盖面积能够逐步达标很大程度来源于国家对于植被绿化的政策,从封山育林到工业园区,再到城市园林绿化,国家正是通过以法律的约束、政策的引导、资金的支持给予园林绿化保航。城市园林绿化的根本意义是以我国传统园林为基础,结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以城市为中心,满足现代人群的生活需求建造的一种城市型园林结构,其对空气质量、生活环境、污染缓解都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城市园林绿化情况也是一个发达国家城市规划的象征。
我国目前城市绿化状况良好,大部分城市均达到了城市园林绿化的要求,但是随着园林绿化的进行,其绿化重心也在发生偏移,这种偏移也是国家结合城市发展现状做出的调整。随着中国城市规模的扩大化,城市园林再绿化意义非凡。
我国现有很多历史悠久的皇家园林、自然园林,笔者认为发展特色文化氛围,再生民族特色景观是城市园林再绿化重要的工作之一。社会经济的增长伴随着人们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回归自然”是当下比较流行的生活目标,而对具有悠久历史的皇家园林规模绿化就显得顺其自然。近年来北京发展自然园林绿化工作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其对颐和园、圆明园、鹰山森林公园、世界公园等地区的园林绿化程度非常出色。我国很多地区都留有具有民族特色的园林景观,所以在城市园林再绿化过程中,这些地点就要充分学习北京对于城市绿化的各项成功案例,进而着手于具有地方特色的绿化工作,这对促进特色文化氛围,再生民族特色景观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城市园林绿化不是简单的植被绿化,还要应用到很多先进的绿化知识,所以培养园林绿化人才是当务之急。在部分发达国家,园林绿化基本自动化,不仅减少了人力投入、经济投入,还大幅度提高了绿化效果。我们要虚心学习国外高新绿化科技,结合我国城市现有规划情况,加以创新改进,在现有的绿化程度上,加以运用。各地方要紧密贯彻国家对于城市绿化方针,积极投入到园林绿化行业中来,创造新型的绿化产业,并策划出专业长久的绿化规划,将责任落实到各公园、街道、景点、地产商,以新模式带动城市园林再绿化。
随着城市经济不断扩大,城市影响范围也逐渐扩大,郊区、县城、城乡这些地点将是城市影响扩及到的地点,所以在城市绿化工作稳步前进的形式下,扩大绿化范围将势在必行。以城市园林绿化为中心,根据不同郊区、城乡规模进行一定程度的园林绿化,重点对于人群密集地点,工业厂区周围,污染严重或者污染不严重的河流周边,急需的植被绿化地点,开放型旅游区周边进行规划型园林绿化。其要引进城市园林绿化的成功先例,然后结合当地基本情况设定详尽的绿化规划,进而实施园林绿化工作。
城市园林再绿化是一个持久、艰苦的战斗,相关部门在响应国家号召的同时,需要的是积极发动群众,宣传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性,积极促进人们投身于园林绿化行业中来,大力开展公众植树造林工作,倡导保护环境,绿化园林对于人们生存的意义,让人们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园林绿化对于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并且在园林绿化过程中,要严格以国家指标为核心,以国家相关绿化保护法律为约束,以促进人们群众生活质量为目的执行标准进行工作。将责任人人化,从而促进绿化形式地快速发展。
城市园林再绿化看似一个新型的课题,但是它的需求程度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着深远的意义。这项工作需要我们每个人切身实际的投身到绿化园林,保护环境的大潮中去,更需要每个基层班子人员、园林绿化人员的激情和热血,这是一场持久战,更是一场全民投入的战役。
关于园林的记载,在《诗经》里就有周文王营建宫苑的历史,而城市园林作为城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也是人们思想情感在现实生活中的一种反映。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园林绿化事业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园林绿化本来是与城市的发展和谐的,然而,由于种种因素,在我国很多城市园林绿化的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将结合城市园林绿化中的问题和现象展开论述,并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园林绿化的支撑,城市园林对于改善城市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园林绿化的水平和管理也与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息息相关。对此,加快我国城市园林体制改革,优化相关配套措施的实施,提高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的管理水平和能力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城市园林绿地建设是人民日常生活和工作的环境,不仅能够满足城市居民的户外活动需要,也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条件之一,恬静、安逸、生机盎然的绿地、绿园、绿境是陶冶人的性灵,增进人们休闲健身、祥和健康的基础设施。
城市的人口相对比较集中,空气质量相对较差,城市环境绿化对于提高城市内外环境的植被覆盖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丰富的植物资源将大量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还能够对空气中的烟尘起到很好的过滤和吸附作用,同时,水生植物对城市污水的净化也有显著的作用,植物的根系还能够起到防风固沙,改善土壤活性,净化土壤的作用等。
追求城市人文生活品味与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水平关系紧密,作为环境优化的园林植被,通过科学的营建和布局,不仅能够有效的改善生态环境,还能将城市的文化、历史、人文艺术等内涵给予表达和传递,既可以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还能以园林绿化为文化载体,丰富城市的人文价值和审美情趣,感受出城市建设发展的不同风格和魅力。
对城市发展规划的不科学,缺乏长远发展的目标规划,侵占绿地、乱砍乱伐现象仍有发生,特别是一些旧城改造工程,对城市园林的砍、栽等造成一定的破坏和浪费。
城市绿化不仅仅是种树,更要体现出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的特征,很多城市过分强调绿树的种植,从色彩和季节等方面缺乏生机,也没有考虑到花与四季常绿植物的种植要求,常绿乔木或常绿灌木栽种比例相对较小,绿地结构在搭配上不恰当,大片的杨树、柳树、槐树,色彩单一,只有绿化没有美化。
由于不同地理条件对植被的种植习性也有要求,盲目引栽名贵树种,不仅造成资金浪费,也对树种的成活带了困难,即便是加强人工种植的力度,也难以收到自然景观的管理要求。
城市园林绿化关键在于管理,没有统一的有效的组织经营和细致管理,对城市园林植物的养护工作难以落实,该修剪的没有修剪,该除草的没有除草,导致病虫害严重,不仅难以起到绿化的效果,还给城市环境管理造成了更多的隐患。
随着国际化植物交流的频繁,对于城市园林植被病虫害危害意识不强,如具有毁灭性食叶虫美洲斑潜蝇的防治等,都给我国城市植物树种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从城市的社会、经济、生活、自然的角度,结合城市的气候和地理特征,构筑适合城市生态平衡的城市园林绿化项目过程,加强研究和探索,将树木、花草、野生动物等于环境建立统一的,适应性的生长体系,科学分析,选育合适的植被资源,尽量采用和保留本地的生物群落,结合当地自然生态系统,因地制宜发展规划城市园林。
城市园林绿化要与城市的发展规划相适应,既要从丰富的植被群落增加花、草、树、药等,还要利用江、河、湖、海等来养殖鱼虾、鸭鹅等,从生态循环的角度来构筑生物链,同时,避免栽了又砍,砍了又栽的植被移种现象BOB半岛,保护生态,减少浪费。
我国植物资源丰富,在城市园林绿化中,要以乔木为主,灌木、藤条,以及花草相结合的复合式多样化种植模式,同时,鼓励市民尽可能的增加园林绿化覆盖率,如阳台、屋顶、围栏等的绿化,既能够增强庭院的绿化效果,也能够为城市绿荫工程营造出优美的景观。
城市园林绿化不仅是城市领导的工作,更是全体市民共同的家园,为此,要加强对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宣传力度,切实引导市民要爱护城市园林建设,严禁乱战绿地、乱砍滥伐植被资源,同时,加强城市园林法制化建设,构建依法保护园林资源的法制环境,提高全体市民的绿化意识和法制意识,争取全社会来巩固和维护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成就。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重在管理,管理的前提是养护队伍的素质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为此,在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中,要真正落实绿化目标,必须配备高素质的园林绿化管理专业队伍,既要加强环境绿化的管理工作,又要注重对城市绿化植被的日常养护工作,完善绿化设计,加强对养护人员的专业化培训,提高园林绿化人员专业水平,使得他们既能够懂得园林设计知识,又具备植被养护的复合型人才。推动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目标制,如加强分区绿化管理,建立个人工作绩效考核体制,对业绩突出的要给予相应的奖励,完善激励机制。
结合城市园林植被的特色和要求,分门别类的建立相应的养护管理体制,从土壤的改善上建立浇水、施肥等工作规程,从植被的整形修剪来建立养护时间表,从病虫害防治上建立预防机制,及时掌握城市园林的生长态势,积极做好防范预案工作。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是人类在不断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刻反省自身,逐渐探索出来的一条真理。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经济、自然三者协调不断的发展。对于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产物、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地域―城市来说,能否权衡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取决于能否正确处理人―环境―经济三者关系。因此,我们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必须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可持续为本打造舒适的居环境和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才能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城市文明发展之路。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组织提出了“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子孙后代为需求发展的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概念;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拟定了里约宣言,正式确立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战略―可持续发展。伴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和建筑的标准化和商品化,城市面临着人口不断密集化、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恶化等问题,这些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保护自然,崇尚自然、促进可持续发展”,是人们为绿色革命提出的口号。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以维持人与自然协调平衡、维持生态良性持续发展为基础,使社会发展在人类、环境、资源的承受能力范围内为目的。多年来人来对于环境的忽略而导致的生态问题的事实证明,城市的环境恶化直接制约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是城市及其居民持续获得自然生态服务的保障,提升一个城市的环境面貌,无疑是关系到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大事。城市园林绿化作为城市生态维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促进经济和环境因素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充分发挥园林绿化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必须将将可持续发展理论融入其中。面对中国未来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城市化前景,将可持续发展理论前瞻性的融入城市生态建设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城市绿化建设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与通常意义上的自然生态系统有着明显差别。它的维持有赖于外界生态系统如自然物质、能量,同时又向外界生态系统施加影响如人才和资金等的转出,它具有开放性、复杂性和脆弱性,更具有自身独特的社会意义与经济性性,因此我们在进行园林绿化建设的同时必须坚持整体协调原则。一方面从城市整体的风貌角度出发,针对城市、区域、地段等不同特点,协调处理好人口、环境、资源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园林绿化的改造是多效益、多利益主体、多学科观点的平衡完善,它的成功与否需要进行多方面的综合评价,改造项目是一个多重目标的复合。我们要充分考查生态学、工程学等方面,进而实现个稳定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
城市中由于大部分土地为建筑面积,可用于绿化的面积少,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有效开展城市绿化建设、提高绿化工程的生态效益,是我们需要着重考虑和研究的问题。要利用城市自然地貌特征的原有植被、水体、花卉等,本着保护和恢复原始生态的原则,按照体现不同城市特点的要求,尽可能协调绿地、水体、建筑之间的生态关系,整体上要求乔、灌、草比例适当,树木、花草四季常青,注意绿化空间结构多样性。通过多层次绿化形成一个绿色的网络空间,提高绿化面积指数,必将会大量提高城市绿量,绿化工程的生态功能会在有限空间内得到明显提升。
现代城市园林绿化已从原来传统的、简单的旅游、观赏功能发展到现代的维持城市生态平衡的高层次阶段,这就要求我们的设计要遵循加强生态建设、统一规划、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构成具有净化、调节和美化环境功能的园林生态系统。通过实行严格的城市绿化管理制度,调整和优化城市用地结构,不断增加绿地面积,恢复生态功能和植物的多样性。
在植物的栽植设计过程中,要贯彻因地制宜的、经济实用、节约美观、维持生态的基本原则,又能兼顾色彩搭配合理、高低错落有致,比例对称均衡等要求。我们可以引进垂直绿化、节水型园林等节约型园林建设。垂直绿化的特点是占地少,而绿化面积大,投资少、见效快、易于管理;伴随着城市绿地建设的迅速发展,绿地面积日益增加,园林用水量也逐年增加,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园林绿化中必须改变用节水模式,使之从“耗水型园林”向“节水型园林”过渡,走持续、健康的发展道路。
城市必须与自然共存,人类渴望自然,城市呼唤绿色,是人们对绿色城市的向往,园林绿化建设对于城市生态的作用不言而喻,但是城市园林绿化不是短期的美化装饰过程,而是一项长期的综合建设任务,我们在未来的园林绿化建设中一定要从长远利益出发,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制定切实可行的绿化措施,发挥其长远的生态效益。
[1] 吴金莉,洪波.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与可持续发展[J].内蒙古林业,2006,(5):38.
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通过对地形的技术和艺术加工,以及种植树木花草,建筑房屋,修筑园路等而形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园林包括很多种,如庭园、花园、植物园等,随园林艺术的发展还包括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园林。城市园林绿化是指把城市建设成为园林一样的舒适环境,城市园林绿化是适应城市发展需要、顺应当代人对环境的要求,以整个城市为载体,实现整个城区的园林化和建设国家园林城市为目标。它的总目标是“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这是未来理想城市的发展要求,也是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城市园林绿化也是人类自身营造家园的一部分,是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发展,同时成熟的绿化水平的高低也蕴含着一个城市文化内涵,标志着一个城市的绿化水准 ,也反映了市民的审美情趣。
城市绿化建设中,投入的绿地建设材料,在合理的栽培和养护下,将不断的积累物质量,成为了一笔巨大的城市环境资源。绿化资源不仅自身在增长,也给城市带来了很大的环境效益,它为生态城市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绿化的环境功能是潜在的生产力,融合在社会生产的全过程中,可以作为一项重要的环境资本。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绿化、生态的要求越来越注重,形成了一股以“择绿而居”的热潮,这样开发商就以市场为导向,在绿化环境好的地方投资,或者自己投资建设绿地。因绿色的环境而房价上升,楼市大好的现象比比皆是,所以绿地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和环境资本。
由于城市绿化形成的经济效益渗透在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随着绿化的兴起,城市开始的绿地化建设,以及在人口密集区、建筑拥挤区和城市的中心地带大修绿地,国家加大了对绿化建设的投入。绿化所形成的经济效益涉及到各个领域,如提高了环境质量,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拉动了物业、房产经济;还有社会效益,提高了投资者的绿化建设的觉悟。
部分城市绿化设计缺乏长远规范和整体把握,忽视了园林绿化的质量和技术标准。这主要是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不到位,造成绿化工作的不合格。在绿化的投入初期,资金不足,前期规划草率,早期工作不到位。所以在绿化工作中我们要提高意识,增加投资。加强对绿化工作的领导,为城市绿化建设提高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城市的绿化工作,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有直接联系的。在长期的绿化工作中,城市的绿化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对于绿化的维护工作却做得不足,如园林的绿化科研、人员培训和管理资金的不足,这些都使得绿化的后期维护工作难以正常进行。因此要科学规划,树立科学的管理态度 ,重视后期的管理,把后期的管理当做是一个经济增值管理的过程。
绿化工程不想其他建筑工程一样,对于技术有很高的要求,也不需要软件工程一样的严谨,所以很多人都认为绿化只是种种树铺铺草而已,这样就使得工人的积极性和态度不是很认真,对绿化工作投入不高,使得绿化效率很低。对土壤、树坑规格、基肥等不严格要求,只重视最后的景观效果,后期的效果也很差。要加强对员工的意识培养,更改观念,健全机制。
搞好城市绿化,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直接的作用。园林系统没有按市场经济规律建立市场化的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机制。长期以来,园林绿化建设和养护管理沿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一投资模式,市场化水平低下、对民间资本吸引力度不够,没有真正走“社会办园林,园林社会化”的路子。城市政府对园林绿地建设环节加大投入,园林绿地面积的增量很大,但园林绿化科研、人员培训和管养资金不足的问题普遍存在,对园林绿地后期管护投入微乎其微,致使一些园林景观达不到预期效果。许多城市公园对外免费开放,游客数量增加,给公园绿化和公共设施的养护带来了巨大压力,这是园林绿化工作中存在的普遍现象。
绿化工程不同于建筑工程,其严谨性、技术性不是很强,许多人误认为绿化施工只不过是种种树,铺铺草而已。致使许多素质不高的个体队伍涌入绿化施工行业,不结合实际,机械地照搬图纸。土壤好不好,能长就行;树坑不要大,能栽就行;基肥施不施,能活就行。对土壤、树坑规格、基肥等不严格要求,只重视最后的景观效果。致使一些树木生长不良,增加了后期维护管理的难度。俗话说: “三分种,七分养。”一个创意良好的景观工程需要设计者和施工者和养护者共同完成,才能达到最后的景观设计效果。
今年是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25周年,也是我市的第12个绿化年。今天,我们召开绿化工作会议,主要目的就是认真贯彻《甘肃省全民义务植树条例》,全面总结20****年的造林绿化工作,表彰奖励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安排部署今冬明春的造林绿化工作,进一步动员全市人民积极投入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刚才,成东同志总结了今年的造林绿化工作、并安排部署了今冬明春的绿化任务,王铁同志也对今冬明春农村的造林绿化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刘斌同志宣读了《****市城市庭院绿化管理暂行办法》,酒钢贵友公司和404总公司作了大会发言,希望大家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同时,会议表彰了全市造林绿化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这些先进单位和个人的事迹真实生动、感人至深,突出反映了近年来全市各部门、各单位大搞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向戈壁要绿洲,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鲜活事例。希望各部门和全市人民都要认真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在全市绿化事业中多做贡献。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认真落实全市绿化工作会议精神,广泛宣传发动,积极组织协调,认真督促检查,园林绿化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
一是全民义务植树有了新的进展。全市动员、全民参与已成为我市绿化的一大特色。一年来,各单位、各部门义务植树的形式不断创新,活力不断增强,成效不断提高,全市有124家单位按时完成了义务绿化任务BOB半岛,共拉运土方22万立方米。特别是种植、营造“纪念林”成为风尚,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驻嘉单位和部队官兵积极投身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相继建成了“政协委员林”、“双拥林”、“武警林”、“消防林”等纪念林地,全民义务植树运动逐渐向纵深推进。
二是重点工程建设有了新的进展。20****年,完成了9条新建道路的绿化任务,完成了东湖生态旅游景区、森林公园三期绿化和312国道、核城路、明珠路、大唐路4条绿化景观带的建设任务,改造完善了迎宾湖园区的绿化布局和管网设施。三镇积极开展退耕还林、荒滩育林工作,完成人工造林面积213公顷。
三是城市绿化建设有了新的发展。20****年,全市新增绿地面积78.6公顷,建城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了1244.6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保持在16平方米,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提高了1.1和1个百分点,达到了30.9%和32.5%。园林化单位、小区创建活动取得了新的成效,园林绿化规模化种植的效应初步显现,城市景区、广场、游园、转盘等处的立体绿化、图案绿化效果明显,引种驯化工作有了新的突破,花卉培育规模不断扩大,全年共出圃花卉35.4万盆。城市绿化的快速发展改善了人居环境。
四是单位绿化工作有了新的推进。各部门、各单位高度重视绿化工作,社会绿化意识不断增强,绿化任务如期完成。特别是酒钢公司在积极完成义务植树任务的同时,认真落实部门绿化责任制,大力实施厂区、矿区、居民小区绿化美化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荣誉称号。四0四生活基地绿化工程建设进展顺利,三北防护林、农田防护林和人工治沙任务全面完成。驻嘉部队在坚持不懈地支援地方造林绿化的同时,积极开展绿色营区建设。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部门、各单位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高度重视生态建设的结果,是全市各级干部群众不懈努力和共同奋斗的结果,也是园林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辛勤劳动和长期奉献的结果。实践证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是动员全市人民植树造林,加快国土绿化进程,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造林绿化战线的同志们致以亲切的问候,向所有关心支持造林绿化事业的各界人士表示真挚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造林绿化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生态环境依然十分脆弱,园林绿化工作与我市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治理改善生态环境的力度需要不断加大。二是作为城市绿化系统基础细胞的庭院绿化,存在总量不达标、发展不平衡、管理不规范、绿化档次低等问题,是目前制约全市绿化工作快速发展的瓶颈问题。今年9月份,我们召开了全市庭院绿化工作现场会,专题研究了庭院绿化工作。从总体情况来看,全市单位庭院绿地率为15%,占全市绿化总面积的7.9%,其中: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的单位只有23家,仅占单位总数的10.7%,与园林城市的相关指标差距较大。三是随着造林绿化的快速发展,绿化成果保护的任务越来越重,个别地方毁林、毁绿现象时有发生。四是树种选择、配置还不尽合理,整体生态效能、抗病能力较弱;城区部分绿地乔、灌、草比例不合理,景观效果不理想。五是个别单位领导对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任务落实不彻底,今年仍有12家单位没有完成义务植树任务。这些问题,影响了我市造林绿化事业的发展,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造林绿化,既是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美化生活、提高人居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键措施,还是保障农业、富裕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对我市这样一个生态脆弱的戈壁城市来说,搞好园林绿化工作既是推进城乡一体化、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更是实现“两个率先”目标、构建“和谐****”的迫切需要。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各级各部门必须从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出发,进一步提高对做好造林绿化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城乡绿化、园林绿化工作摆到事关全局的高度来安排,发动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参与到全民义务绿化活动中来,努力推进造林绿化事业又快又好发展。
今冬明春,全市造林绿化工作要以《甘肃省全民义务植树条例》的实施为契机,以建设园林城市为目标,以绿化工程建设为基础,以庭院绿化为重点,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共同参与,大搞绿化,努力使我市城市绿化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1、加强全民义务植树的组织落实。要抓住《甘肃省全民义务植树条例》开始实施的有利时机,抓紧制定绿化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推动绿化工作的长效机制,依法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要充分发挥各单位、各部门在绿化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实行登记考核制度,把义务植树任务落到实处。要拓宽渠道、创新形式,积极开展绿地认建认养、门前“三包”、植纪念树、种纪念林等活动,方便群众履行植树义务。《今冬明春造林绿化工作安排意见》已对义务植树任务进行了安排部署,绿委办要加强督促检查指导,总结推广经验,推动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深入开展。
2、加强庭院绿化建设。要从规划入手抓好庭院绿化,规划、建设、城管、园林等相关单位要严格执行绿色图章制度,使建设、设计、施工等单位紧密联系,确保各类建设工程与配套的绿化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要建立庭院绿化建设、管理的长效机制,我市《城市庭院绿化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出台,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实施庭院绿化建设。要加强对新建小区和旧城改造项目的绿化规划审批,不符合规定的,一律不许开工,形成城市绿化与城市规划建设的良性互动。要重点抓好四0四总公司、八0三电厂生活基地绿化建设工程,完成绿化面积32公顷。绿委办要采取切实措施,大力实施见缝插绿工程,对绿化不达标的单位要限期达标。要持续开展“花园式”单位和绿化达标小区的评选表彰活动,进一步提高我市的绿量普及率,引导庭院、小区绿化向着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的方向发展。
3、加强农村造林绿化工作。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大力发展经济林等特色产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要与改善农村生态状况和人居环境相结合,加强村“四旁”植树,改善村容村貌。要以各镇、村、组道路绿化为连接,以退耕还林建设为基础,切实改变城乡结合部的绿化面貌,重点抓好村组道路绿化建设,继续实施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大力加强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构筑粮食稳产高产的生态安全屏障,建成防护林1000亩。要在全市农村开展“绿色家园”创建活动,倡导农民植绿、护绿、爱绿的绿化文明理念,引导农民通过造林绿化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大力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
4、加强重点绿化工程建设。重点绿化工程是全市绿化的骨干工程,要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加强科学管理,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成效。要在北干渠景观带、东湖湖心岛绿化、312国道景观带二期绿化和文化南路等城市道路绿化建设中,坚持高起点规划设计、高标准种植管理的原则,力求花草树木的实用功能和美化功能的有机统一,有选择的进行立体、图案绿化美化,在色彩、造型,变化、艺术性等方面做文章、花力气,不断提高我市的绿化品位和水平。同时要扩大育花基地规模,提高盆花上街的水平。迎宾路、新华路等重点道路的临街单位要在门口摆放鲜花,更好地美化城市。
5、加强单位绿化工作。要充分发挥各部门各系统在国土绿化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各行各业抓绿化的良好局面。酒钢公司要重点抓好冶金厂区、北区人工湖、渣厂南侧空地和环厂道路绿化建设工程,继续完善厂区、葡萄园防风林体系。铁路地区、中核四0四总公司、大唐八0三电厂及各企事业单位、驻嘉单位要在完成本部门庭院绿化的同时,积极参与全市绿化工作,完成义务植树任务。农林部门要继续抓好农村绿化工作,切实保护好农田防护林体系。城建等部门要进一步做好城市绿化美化工作,坚持绿化生态与景观效果并重,坚持绿化建设与管护并重,更加注重绿化贴近自然化,更加注重城乡绿化一体化。各部门、单位要经常性地开展建设林地、绿地活动。组织鼓励社会单位、个人通过共建、捐建、认养、认管、冠名等多种形式参与城市绿化建设,通过社会的共同参与,提高全民绿化意识,真正使造绿成为义务,爱绿成为时尚,护绿成为责任。
6、加强造林绿化成果的管护。严格执法、依法管绿、依法治绿,是加强绿化管理、巩固绿化成果、推动绿化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园林部门要采取更加严格有效的措施,宣传普及园林绿化法律法规,不断加大城市绿化执法力度,对绿地面积不达标或不按规划进行绿化的建设单位,以及对毁绿、占绿、破坏城市绿化设施的违法行为,及时从严查处,强化保护措施,切实扩大绿地面积。要做好林木和绿地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严密防范外来有害生物,降低自然灾害对造林绿化成果的危害,巩固绿化成果。
突出“以人为本,共建绿色家园”这个主题,树立“绿化为人人,人人搞绿化”的思想,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积极参与城市绿化建设,努力把我市的绿化工作推向又快又好发展的新阶段。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各项绿化任务落到实处。城市绿化是环境生态化、城市现代化、社会文明化的集中体现,做好绿化工作是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要职责,要义不容辞的履行好这项职责。各单位、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造林绿化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把加快造林绿化、加强生态建设纳入本单位、本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要认真落实义务绿化任务,主要领导同志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同志是主要责任人,做到认识到位、政策到位、措施到位。要认真落实部门绿化分工负责制,高标准做好本部门本系统的绿化工作。
2、加强配合,上下联动,形成全市参与绿化建设的良好局面。城建、国土、规划、财政、农林、水利、交通等各有关主管部门,要切实按照城市绿化要求,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积极支持配合城市绿化工作,保证城市绿化工作的正常开展。建设、公安、工商和城区工作办在做好各自区域绿化工作的同时,要全面完成义务植树绿化以资代劳费的收缴工作。园林局作为我市绿化的主管部门,要切实发挥好组织、督促、检查的职责,加强调查研究,拟定绿化目标,制定措施办法,落实绿化任务,积极引导园林绿化工作向着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轨道迈进。
3、广泛动员,凝聚力量,形成全民动手搞绿化的强大合力。要结合《甘肃省全民义务植树条例》的宣传工作,深入宣传全民义务植树的公益性、义务性和法定性,使适龄公民都能真正认识到义务植树是自己应尽的法定义务。要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的作用,广泛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开辟专题专栏,宣传先进典型,宣传城市园林绿化法规,特别要大力宣传《甘肃省全民义务植树条例》和《****市城市庭院绿化管理暂行办法》,使全民绿化活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对那些在绿化工作中态度不积极、行动不力,或以各种借口推诿扯皮,没有完成义务绿化任务的单位要曝光批评,并进行相应的处罚。要大造声势,发动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到全民义务植树的大会战之中,在全市迅速掀起一个绿化、美化家园的新高潮。今冬明春全民义务绿化工作已经作了安排部署,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希望各单位按照分解的任务,深入宣传,广泛动员,进一步振奋精神,狠抓落实,既快又好地全面完成各项绿化任务。
园林绿化建设工程是现代城市规划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不仅能够改善人们生活环境,净化城市空气,降低城市噪声、粉尘以及有害气体的污染,而且优美的园林景色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令人心旷神怡,起到缓解生活压力作用。可谓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对推动一个城市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中植物配置是其关键环节,植物配置的合理与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工程建设的价值。但就当前的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情况分析,仍存在一些配置不合理问题,为了能够打造出优质的园林作品,加强对园林绿化植物配置问题的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园林植物可改善环境条件。园林中的绿色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进行光合作用会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同时绿色植物也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和粉尘,对大气有很好的净化作用。此外,园林中错落有致绿色景观能够使人们在观赏的过程中陶冶情操,赏心悦目,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2、园林植物可有效调节空气的湿度和温度。园林中的绿色植物经光合作用、反射作用和蒸腾作用会吸收空气中大量的热和水气,大气的温度和湿度得到很好的调节,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条件,使得环境条件更加有利于人们生活。
受草坪热的影响,人们用草坪作为包装,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化等种植草坪时过多、过滥,造成城市园林单调雷同。这样做既不适应城市的需求,又造成养护的费工费力,尤其对缺水的北方城市来讲,实为一种高度消费。由于乔木少,遮荫、降温效果差,夏季人们在园林中漫步时无处纳凉,同时也达不到城市环境健康的目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在设计规划时忽略了园林植物配置的多样性,其乔、灌、草植物未能合理配置。
秋季落叶是落叶树木的共性。不少地方在作城市园林树种配置时都轻视落叶树种。在选择种植的植物材料时,局限在常绿苗木范围内。这不仅使植物配置应有的四季季相变化得不到展示,居民小区因受单一常绿树木遮挡,住房屋内采光差,给居住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以致再次投资,费时、费财、费力。
轻视本地的有应用价值的乡土树种,不惜花巨资,从外地移植外来树种,成为当前城市园林绿化的时尚。一些外来的大树在运输途中难免树体受伤,所以栽植后常难以成活;一些树木因不适宜环境条件,种植后明显地显示生长不良,慢慢变成小老头树,直到死亡。重用外来树种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盲目决策,盲目攀比。
4、重种植轻管理 轻视乡土树种的这种做法,不仅加大了城市的园林绿化的费用,而且还得不到好的效果。不少地方光种植,不养护,或者养护不到位,致使园林内树形杂乱、杂草丛生,随之而来的是病虫害增多。同时,由于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使原本不多的城市绿地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生态效应,因而直接影响到城市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没有充分认识到城市园林养护的重要性,管理不到位。
各种园林绿化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和形态特征,它们在幼年、壮年、老年及一年四季的景观也颇具差异。在植物配置时要因时、因地制宜,使植物正常生长,充分发挥出其观赏特性。选择园林绿化植物要以乡土树种为主,以确保园林绿化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并反映出各个地区的植物风貌,同时也应当重视对优良品种的引种和驯化工作。
1、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一定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要根据植物生长的习性,功能以及适宜的环境进行栽植,对进行栽培的土壤以及气候等因素都要有一定的了解,只有这样,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才能够与当地环境相吻合,发挥其绿化的作用。
2、遵循主题原则从古至今,我国的园林建造都有一定主题,例如,苏州园林的建造与北方园林的建造风格就完全不同。主题原则是植物配置的纲领,通过这个纲领,确定要通过植物景观表现什么样的主题。这种景观常常需要一种或几种特定的乔木、灌木、花卉,进而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继续延伸并扩大其内涵,最终形成一种文化与精神特征。而在园林的建造过程中,各种结构布局均可以作为一种艺术手段,因此,园林的绿化一定要按照园林的整体布局进行配置,形成独特的风格,通过园林绿化表现不同的主题,让人们在不同主题的园林绿化中感受不同的艺术氛围。
3、整体优先的原则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一定要遵循原先自然生态环境的发展规律,对城市的地形地貌以及自然,文化景观都要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保护。梁思成先生曾经就城市建设问题大力反对拆除具有文化内涵的四合院,在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问题上同样也是遵循这个道理。只有对原有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从整体上进行统筹,才能够实现线、坚持生态原则任何植物生长发育都不能脱离环境而单独存在,园林植物能否成活以及生长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环境条件的制约。为了适应生态环境,植物配置选择应该做到适地适树(草),引进外来树种、花木需经过试验、驯化,要能够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研究表明,乔木+灌木(耐阴植物)+草花+草坪,这类种植模式更利于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可最大程度地提高总叶面积和绿化覆盖率,同时使得季相变化明显,景观层次丰富。
5、经济原则经济原则指的是发展节水型园林,或者是在植物配置中要适当考虑节水的问题。例如,有节制地发展草坪,尤其是冷季型草坪,多选择耐旱节水的草坪品种,可采用冷暖季草混播,或选用耐旱的地被植物,如沙地柏、麦冬草等。在配置中优先选取较耐旱的园林植物,如银杏、国槐等。
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原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防护绿地随着城市扩张,其周边用地性质会发生改变,其绿地的防护功能会相应转变为其他绿地功能,如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附属绿地等[1]。其中最主要的是改建为公园绿地,从而增加城市公园绿地面积、人均公园面积等指标,使城市绿地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居民[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防护绿地一般为单一树种林,如杨树、柳树、槐树等,在公园改建过程中,主要面临着低成本、快速成型、如何利用现状、整体建设的可实施性等特殊问题。在公园设计的行业规范中,城市公园中,建筑占地不超过5%,道路广场不超过10%,绿地不小于65%等。在防护林中,因其特殊性,大多数是临主干道、河流、铁路等区域。因此,改建的费用主要是地形和植物,地形和植物的设计在防护林改建中占主要的地位。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原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防护绿地会随着城市扩张而改建为公园绿地、附属绿地等。因此,新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空间布局、结构会在新的城市总体规划下进行更合理的布置、构筑,从而使其更有效、更合理地服务于城市居民。
由于城市防护绿地改为公园绿地等,这样增加了城市公园绿地面积,扩大了公园服务半径范围,提升了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改建中增加树木的种类和品种,有各种观赏树木和花草的组合,形成美丽的景观,在美化城市景观上作用显著。
在当今城市土地资源愈加稀缺的情况下,公园绿地的价值无疑更加宝贵。一定面积的公园绿地可以改善居住和投资环境,使公园周边的不动产升值。
根据城市园林设计理论,城市防护绿地改造为公园绿地的设计,必须从公园的综合功能要求、环境质量要求和游人活动休憩要求出发,既要保证良好的环境生态效益,又要达到人工艺术美与天然美的和谐统一[3]。其设计原则主要为:
在低碳经济、可持续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可持续和低成本的园林是未来的趋势,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城市绿地更应采用生态节能、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符合时展的要求。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日益面临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所带来的生存环境危机,客观上要求公园设计必须符合生态园林的思路。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公共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之一就是满足市民休憩游乐的需要。
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必须同园林美学相一致,园林美主要包括单体美和群体美2个方面。
公园的入口包括主要入口和次要入口,北京顺义新城中心公园南邻顺义减河,北邻顺义新城政府行政中心,东临潮白河森林公园,西临过境铁路。在设计中,入口采用与周边环境无缝对接的方式,采用主入口和多次入口组合的方式来满足城市居民不同层次的需求。主入口分布在人流量大的顺安路两侧和区政府行政中心南侧;其他的为次入口,与周边的道路和场地无缝对接。主入口景观设计采用大地艺术、景观雕塑、花镜和轴线等设计方式和手法,彰显顺义蓬勃向上、与时俱进的发展精神风貌;次入口主要起辅助作用,便于附近居民和小批量游人入园,这类入口的景观营造以高大的乔木为主,配以美丽的观花、观叶灌木和花卉,营造出一个郁密、优雅的小环境,给游人清新、幽静之感[4]。
园路是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承担着引导游人和连接各区等方面的功能。按其作用及性质的不同,分为主要道路、次要道路和散步小道3种类型:
主要道路是公园道路系统的主干,依地形和地势的不同而做不同形式的布置。北京顺义新城中心公园以活力环道为主园路,园路宽4m,兼消防通道。
次要道路是主路的一级分支,联接主路,是各分区内的主要道路,一般宽2~3m。次要道路的布置既要利于便捷地联系各分区,沿路又要有一定的景色供观赏。
散步小道是最能细腻体现公园风景变化的园路,分布于全园各处,一般宽1.5m左右。散步小道或沿湖布置,或蜿蜒入密林,或穿过开阔草坪。
地形设计是公园设计的基底,合理的地形是形成公园内部空间结构、经济合理、美学提升、生态性的重要基础。北京顺义新城中心公园在分析原地形排水、积水等问题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设计地形,使其场地内达到无积水、土方平衡、土方量最低等,从而实现低成本建设和运营,体现生态、节能的设计理念。
城市公园设计中,骨干植物是园林树木的乔木部分,是公园的核心和空间骨架,是景观生态栖息地。如杭州花港观鱼设计中,大草坪中的雪松及周边乔木是公园的骨干植物,是组成场地空间的主要构成元素。
园林绿化观赏效果和艺术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因此,要搞好园林植物造景设计,必须合理地进行园林植物配置,这是建设好园林绿地的关键。
北京顺义新城中心公园在骨干植物空间处理设计上,采用正负形空间处理手法,公园西侧是由现有防护林改建而成的,因此将在现有密闭的林下空间改造成开放、半开放的多功能空间体系;而公园东侧由骨干植物围合出各种不同类型的空间,如大草坪、观赏植物专类园、运动场地、休闲广场等空间。各类空间主要有骨干植物围合和分割,这样方便分期建设,公园前期完成对骨干植物的施工,其整体性的效果就可以显现;后期分区进行各项功能性空间建设,其主体结构由骨干树种定型,从而解决了公园效果快速成型、整体建设的可实施性等问题。
[1] 朱祥明,孙琴.英国郊野公园的特点和设计要则[J].中国园林,2009(6):1-5.
[2] 阳慧.开放式公园景观设计——以杭州市钱江新城市民公园为例[J].河北农业科学,2009(6):70-73,75.
伴随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许多市县均采取大城市的框架模式,着手对本地的生态环境进行大力改善。而作为城市内的一个自然空间,城市园林在调节城市生态以及改善城市环境方面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若是片面地追求城市绿化的景观,却将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无故忽略,无形之中,将会导致有限的城市绿地中根本难以将其应有的生态效益发挥出来。因此,若要使得园林绿化建设的生态、社会以及经济效益均能充分得到体现,就必须首先将生态确立为园林规划设计的主体,并强调园林的绿化要体现在自然的回归以及对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上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园林绿化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园林绿化工程是在一定的地域之内,运用一些工程技术手段和艺术手段,进行山水整理、地形改造、道路辟筑、场地铺装、建筑营造、构筑工程设施、绿化栽植等多项工作,营造一种园林式的绿化氛围,美化人们的生活环境。目前,我国的园林绿化行业发展迅速,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我国的园林绿化理念在不断更新,绿化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但是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园林绿化的发展,需要更多的资源投入,来保证园林绿化行业的有序发展。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园林绿化,它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只具备游憩功能的园林绿化,而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与要求。现代意义上的园林绿化在可供游憩的基本功能上,还要具备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功能。园林绿化所种植的植物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净化空气;还要能在一定程度上吸收有害气体和吸附尘埃,减少环境污染;可以调节居住环境的局部小气候,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等调节周围环境的温度、湿度等,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还能够减弱噪音,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具有一定的防风、防火的功能,保护人们的安全。现代意义上的园林绿化除了一些现实意义上的功能之外,还要具备一些情感方面的作用,良好的园林绿化所创造的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能够给人带来心理和精神上的益处,能够消除人们长时间工作所产生的疲劳感与紧张感,有助于人们恢复脑力与体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迎接新的工作。
园林植物对净化空气有独特的作用,它能吸收烟灰粉尘、有害气体,能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分泌杀菌素,阻滞尘埃,对净化空气有很好的作用。空气中的灰尘和粉尘是污染环境的有害物质,在大气中的总重量却是惊人的,粉尘中不仅含有碳、铅等微粒,有时还含有病原菌,会引起矽肺、肺炎等严重疾病。树木是二氧化碳的消耗者,也是氧气的天然制造厂,树木进行光合作用对调节空气有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形状的树木经过妥善的配植和安排,可以产生韵律感、层次感等种种艺术组景的效果。园林绿化可通过扩展某些自然衍生美(由于某种植物美而诱导产生的美)创造更有利于人们居住的生活环境,改善空间小环境BOB半岛,进而美化整个城市空间的环境景观,例如有经验的园林家就可利用种植某种树木诱来某种鸟类而促进“鸟语花香”境界的形成。
而不同民族或地区的人们,由于生活、文化及历史上的习俗等原因,对不同绿化植物常形成带有一定思想感情的看法,有时甚至上升到某种概念上的象征化、人格化。园林树木的不同地理分布,赋予一定的乡土景色和情调。因而,园林绿化的建设亦可在艺术处理下产生具有强烈地域性的乡土情,从而使得城市环境景观赋有新意义。
一个城市能否可持续利用,环境的好坏是个重要的因素,而园林绿化的数量和质量又是环境好坏的决定性因素。园林绿化设计不仅能美化净化环境,还能发展旅游业,促进国内、国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加城市经济收入。因地制宜搞好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等,可以对保持农业稳产、高产,保证环境空气清新起重要的作用。
现代化城市里高楼林立、车行如梭,人们工作节奏快,压力大,生活中又缺乏自然美,因而城里人渴望回归自然。而园林绿化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按照园林手法加以组合栽植,美化人居环境,美化市容,使现代建筑更具有田园风光,以便保证人们进入园林内身心得到放松。
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园林绿化建设对改善环境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当地政府进一步加强宣传园林绿化建设,使得当地人们能够充分认识到园林绿化的重要性。同时在对该地区进行园林绿化设计时,还应充分考虑当地的地方特色,以便保证建造的园林能够切实满足当地人们的需要。
发展园林的垂直绿化能够使得城市的土地和空间得到有效利用,并使得人们的居住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为实现我国园林工程建设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因此,在进行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应当注意着重发展一些涉及面比较广泛且应用比较急需的关键性技术,如垂直园林的绿化等。对小区住宅的绿化要求不应该简单只是追求草地或花坛,应该有更高标准和质量的要求。通过对植物园林的合理运用,将园林景观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及文化事业密切联系在一起,实现园林的垂直绿化,进一步加强园林绿化的发展,同时有效扩大绿化范围,以便能够使得更多的居民获益
在对城市进行园林绿化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更多地建造乔木混交的园林以及乔木、灌木、草坪三者混交的复合层园林,从而更多地从立体空间寻求绿化量及生态效益。同时还要对设计思路做出更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大量增加乔木以及灌木层的绿化量,从而最大化实现生态效益。
事实证明,有限的城区绿化过于独立和封闭,很难形成使城市生态向优良环境方面改善的绿化系统。因此,要想实现园林绿化设计生态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就必须将园林绿化向城郊一体化的大环境方向发展,通过对园林植物的科学搭配,实现大环境的整体绿化,建立城郊森林,从而实现人与环境在更大空间范围内的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园林绿地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园林生态设计对园林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园林生态设计的有效途径是园林健康发展和发挥其服务功能的基础,必须在城市中按照一定的要求规划安排各类型的园林绿地,才能收到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旅游、完善投资环境、改善人民生活条件的实效。园林绿化设计的生态效益,往往因为过度关注经济和社会效益而被忽视,造成生态环境改善的不足,需要在以后的园林设计中吸取教训,更多地关注园林绿化设计的生态效益。
[1]张梅,张玉.BASF生态效益分析方法在城市园林生态效益研究上的应用探讨[J].防护林科技,2013(9)
[2]俞协辉.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0)
城市是高密度的人类聚居地,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园林景观和休憩活动场所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城市化进程园林景区建设,加速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现象。20世纪 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开始实施人与生物圈(MAB)计划,城市自然保护与生态重建活动在世界各国广泛开展。在这种背景下,城市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越来越被重视。
景观生态规划是在风景园林学、地理学和生态学等学科基础上孕育和发展起来的,和土地规划与设计、自然保护、资源环境管理及旅游发展等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意义:有利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景观生态规划在区域范围内合理安排资源的开发,避免重复建设和粗放利用,可以保证土地资源合理高效地利用,保护自然景观和传统景观免遭破坏;有利于改善人居环境。景观生态规划不仅能保护自然环境,同时考虑景观的视觉美学效果。使人们在获得物质利益的同时,获得了精神需求的满足,改善人居环境成为景观生态规划追求的境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成为景观生态规划的目标;有利于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景观生态规划以自然景观的保护、自然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人与自然作用和谐为主,以人为本,注重景观的丰富度,以规划对象景观化为手段,谋求人居环境的改善,最终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街道绿化带是城市园林的骨架,其宽度要占街道总宽度的32%以上,并与临街单位的庭院绿化相结合,形成宽厚的绿化网络。这一网络向郊外延伸,与防护林体系相互连通,促进市区与郊外气流的交换,以利于消除城市的 “热岛效应” 和稀释扩散城市空气中的污染物质,提高道路绿化带的生态效应。
植物造景是现代园林景观的主要成分,利用植物的色调对比与层次排列,高低错落,疏密相间及季相变化,创造以自然美为特征的立体空间艺术。利用文学、 绘画的艺术规律,通过植物种植设计,把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并上升为诗情画意,创造主题,创造意境,创造融合自然美、建筑美于一体的综合造型艺术,形成特色各异的园林景观。创造园林景观,不要抄袭传统园林以建筑为主的套路,园林建筑在现代园林绿化中只能作配角。要因地制宜,因形随势,要保护利用古老树木和自然景观,以适应生活情趣的多样化。
城市的生态环境是城市经济发展的物质条件。城市生态环境具有现实经济价值,而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是靠建设园林城市来实现的。园林城市有一个庞大的植物群落,具有吞噬 CO2、分泌杀菌素、吸附飘尘、减弱噪声、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及改善小气候的巨大能力,使城市形成无污染、无飘尘、无噪声、空气清新、气候宜人的园林生态环境。园林生态环境的形成,是园林城市最重要的标志。
城市风貌决定于它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形成的风土人情。在建设园林式城市过程中,以城市的历史为红线,用园林艺术手法表现它的地理特征、传统特点以及现代风采,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园林城市风貌。南方城市与北方城市,依山之城和滨海之城,文明古城和新型城市,其园林风貌各有千秋,各有特色。
风景旅游区以自然山水景观为载体,但自然山水是有缺陷的,只有经过人工改造,才能达到趋于完美的境界。而其中的园林景观恰好是按照人的意志创造的, 是在深刻领悟自然山水景观的基础上典型化的人造自然景观。但是,这种创造要求不违背自然的本性,而是顺应自然并更加深刻的表现自然。
尊重生态过程进行景观规划是生态规划的核心。在开发过程中,维护区域山水格局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是维护园林景观生态安全的一大关键。生态规划特别注意到传统景观规划设计的不足,提出土地利用应体现土地本身的内在价值。景观生态学为景观规划提供了一个新的思维模式――景观生态规划。景观生态规划关系到景观安全格局实现。景观安全格局理论与方法为解决如何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上,以最经济和高效的景观格局维护生态过程的健康与安全问题。景观安全格局理论在恢复和重建园林景区的景观生态系统,有效阻止生态环境恶化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强调生态安全是景区的基础,是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长期以来对引种奇花异草的偏好以及对乡土物种的审美偏见,导致绿地系统的综合生态功能不强。近年来物种人侵所导致的区域生境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告诫人们, 盲目而非科学地引种可能在若干年后会给本地生物多样化带来致命打击, 导致大量本地物种消失,直接影响到本地生态的安全。生物的多样性出于生态环境本身的需要,其同时也构成了自然景观。园林景区要有生命力就必须建立在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基础上。
城市园林景区的开发一方面要保护自然资源,另一方面需要对在开发过程中破坏了的自然资源进行补偿和恢复,建立类似于自然生境的人工生态系统,并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特别是补偿和恢复过程中,应强调本地物种的合理选择应用, 以建立多样性的乡土生境系统。这就需要保护自然地形及其植被,形成适应多种生物需要的人工小气候。自然地形大多是自然起伏,曲折回环,或脊或谷,虚实相生,有利于受损生境的补偿和恢复。而人工地形设计有时也是弥补受损生态环境有效措施之一,同时它也是创造差异性城市园林景观的重要手段。
城市园林绿化和景观作为城市中惟一具有自净能力的系统,在改善环境质量、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美化城市景观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在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不可替代性,已为人们所认同。但随着城市园林景观的迅速发展, 景观和绿地面积日益增加,园林景观用水量逐年提高。目前,我国城市园林景观多以自来水为水源,且利用率很低,这使城市有限的水资源更加紧缺, 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城市园林景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总体规划阶段,就应合理布局城市园林景观和各类绿地,充分利用天然的河流,湖泊水系, 形成良好的城市生态水景系统,尽量减少以洁净水源维持的各类人工水景。同时, 尽可能将各类人工水景与城市天然水系、绿地灌溉系统相连,使水资源最大限度地重复利用。
现代文明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传统园林艺术的主要理法――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就是强调体验本区域之宜(包括宜和不宜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并保护和发展山水格局和特色。园林景观作为艺术而言必须创造特色。而景观创造是客观的,取决于在客观上是否能与观景者在心灵上是否产生共鸣。作为园林景观,既受到区域环境与历史文化的制约,又因这种制约而形成了独特的区域特色。一方地域必有一方特征,包括山水格局,植物群落与人文历史等。人们所要做的就是赋予景观以文化内涵,从而烘托景观意境,把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相融合,使景观因文化而更加意境深远,使文化因景观而更能具象传承。
良好的规划有赖于好的执行与实施,笔者认为,建设生态型的城市园林景观应立足城市实际,因地制宜,注重地域文化与特色的挖掘,具体思考如下:
生态保护首先是整治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应加强绿地建设,绿色植物及其群落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光合作用、蒸腾等生理、生化过程改善小气候,达到冬暖夏凉;增加空气湿度,制造氧气,吸收有害气体,滞尘,防御风沙,减低噪声,防治水土流失,涵养水源,从而维护城市生态平衡。
城市公园是绿地建设最多、绿色植物及其群落最集中的地方,因此,加强都市公园规划与建设,是城市景观规划的主要措施。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城市绿地的发展提出总体目标和要求,并对城市的各类绿地进行规划布局,从而控制城市绿地的建设和发展。坚持绿地系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同步实施,是加速发展城市园林绿化的关键。
在城市不同性质的用地中进行植物配置,应根据用地性质、建筑物的功能和营造景观的要求以及各地的气候变化特点,合理选择绿地的整体设计风格及树种,力求做到适地适树,科学合理地配置植物,使丰富的植物群落组成多样的园林空间和园林景观,达到既绿化美化又改善环境质量的目标。
目前在很多地方,特别是在城乡结合部位地区经济开发上,大规模的推土、 移山造地,将原来的风水林毁坏,搞住宅、厂房,或大广场、大草坪等。从生态观点看这是不可取的。在城市或城郊,能保持一些本乡的疏林植被是很必要的,它们是当地物种的代表,对研究当地生态环境及社会变迁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如何正确认识园林景观的真正意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科学价值,实现在保护前提下的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和健康发展,克服和排除当前在园林景观认识上的种种误区,坚决制止和纠正各类严重的破坏性开发与经营行为, 尤其必要。
综上所述,由于人口密集、工业发达、交通繁忙和环境污染,使城市生态失去了原有的平衡。为使破坏了的城市生态平衡得到恢复和健全,以建立宁静、 舒适优美的环境,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好办法是用生态学的观点和途径进行园林规划和建设,从城市环境质量要求进行规划建设,以实现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当今社会计算机已在管理领域广泛运用,人们越来越重视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在市容绿化面积逐年递增的情况下,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难度也在增加。在现下信息化管理已成为主导趋势的城市中,科学建立市容园林管理信息系统,将大大减轻市容园林养护管理和施工维护的工作量,绿化管理工作的效率得以提高。在合理有效地投入人力、财力、物力的同时,提高市容园林规划设计、数据查询、模拟拆迁、方案优化的质量。实现城市园林绿化及相关数据的共享、永久保存和实时查询,实现动态管理。通过网络向社会公开公布市容园林绿化信息,让市民享受到城市园林绿化快速发展带来的成果。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简称GIS)是结合地理学与地图学以及遥感(RemoteSensing,简称RS)和计算机科学,已经广泛地应用在不同的领域,是用于输入、记载、调查、分析和显示研究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市容绿化是表示城市生态环境综合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市容绿化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和分析调查方法的客观性至关重要。随着地理信息系统的飞速发展,它已成为简单有效地利用和获取市容环境数据的工具。GIS与RS的结合,是信息空间飞信综合化、一体化的趋势。
信息化管理主要应用在行政审批管理和行业信息交流过程中,主要服务于园林绿化管理部门的行政管理、对外窗口和与市民的互动平台。在城市园林绿化网站上可以看到,园林绿化项目征集和审批流程、项目审批进度、方案公示、林木绿地认养、园林绿化成果与技术推广、互动交流等。一些学者在从事行业研究中也广泛应用到网络信息,例如,雷一东在编著《园林绿化方法与实现》一书时,就应用了中国园林设计网、上海绿化网、园林在线园林绿化管理系统开发方向
城市园林绿化信息系统的开发面向3个层次的用户需求:首先,面向园林系统领导,使各级领导一目了然地掌握绿化新工程建设和养护管理的情况及存在问题,为领导决策提供辅助支持。第二,面向市容园林委专业科室,直接为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植物养护管理、执法行政审批服务,用于各级园林绿化管理部门的日常管理工作,同时,面向普通公众,通过“园林门户网站”向全社会宣传、普及绿化知识,园林绿化的建设情况、政策法规等。
将园林工程资料利用GIS形式进行管理,通过查询绿地或其它设施,调用其相关的工程资料;根据实际拆迁的范围,自动计算该区域内影响实际建筑、绿化、道路等基础地形的实际拆迁面积、拆迁单位成本和总成本;提供了绿化养护资料库、病虫害资料库,为植物的绿化养护提供了有利参考,并记录平时的养护过程及养护信息,方便查看;针对绿化相关的一系列宏观统计指标,统计一定范围的绿化指标,如绿化分析、种植分析和养护分析等。
市容园林采用信息化管理,是为了对从前期种植设计到后期绿化养护做到更系统的管理,该管理系统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3D模拟仿真、空间数据存储、高速宽带等新技术,对园林绿化种植材料的编辑及管理、数据资源共享、规划的科学性、园林绿化3D虚拟模式等进行分析,把城市的社会绿化、古树名木、公园、风景名胜区等以信息化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整合城市的基础空间数据库、遥感影像数据和园林绿化信息数据库,为日常管理工作提供帮助,通过多种手段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
随着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技术的飞速发展,管理系统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与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而我国日益增加的人口数量和工业化导致了资源不足和坏境逐渐恶劣,因而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信息工程越来越受到关注。市容园林既是改善生存环境的重要保障,又是可循环利用的有效资源,应用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园林信息系统的管理,实现园林数据信息的开放化、共享化和普遍化是目前市容管理的重要方向。综上,建立一个智能科学的、数字化的市容园林信息系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市容环境治理的实施监督和远程监控,从而达到客观公正BOB半岛、真实有效地进行园林管理。
1唐运海.城市园林绿化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研建[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0
一、前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稳中趋快。但城市环境水平却有所下降,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在逐年增加,城市大气、水体污染难以有效控制;酸雨面积正在扩大,已经超过国土面积的30%;特别是2000年的几次大规模沙尘暴,严重袭扰了包括北京在内的北方大部分地区,更是敲响了人们心灵的生态警钟,更多人们开始关心自己的生存环境,关心身边是否有足够的绿色空间,因此,关于现代城市绿地的生态规划与建设管理,越来越显出其重要价值。
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工业化城市迅速发展,生态环境在不断恶化是目前城市规划建设的实际工作中存在亟待解决的难题。英国著名社会学家霍德华早在100年前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具有代表意义,宽阔的森林、农田等组成的绿带包围着城市,城市中有农田和菜园分隔,市内有中心公园,住宅花园和林荫道路。1930年L?柯布西埃提出了绿色城市(Green City)思想,主张充分利用高层建筑空间,建设立体花园城市。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多次提出“山水城市”概念,其核心就是“人离开自然又要返回自然”,在这个时期,我国开展的“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也取得了巨大成功,有许多城市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但这些理论只能对建设园林城市有指导意义,对园林绿地中的各项技术指标和规划原则没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这对建设现代化园林城市的实践中,还是远远不够的。
随时展与进步,我们认识到与城市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植物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中最重要一环,绿地系统的建设也得到规划管理者的重视。但是,从目前来看,现实中绿地系统的现状却不尽人意,其中生态绿地系统的科学规划、管理和评价指标存在缺陷。沿用至今的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等绿化指标,对于在宏观上表示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的绿化用地规模基本状况及水平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如果用绿地面积或绿化覆盖率来进行规划并推算控制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往往会出现很大的误差,不能真实反映在环境中绿色面积能发生实际效应的生物量、生态效率以及生态功能,特别是在分析城市的绿化结构和估算绿地的生态效益时,绿化覆盖率等指标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我们要不断来完善绿地系统的评价体系,更科学合理地评价绿地生态效益。
结合多年以来沿用的贯用术语和“绿容率”新的指标体系,我们可以更加科学、合理地评价现代园林城市的生态效益。
绿容率指标体系作为一种新生理论,它的具体含义是:为了应用于生态规划对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详细规划、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城市设计、项目设计进行科学指导与控制而制定的绿化指标。其目的在于提高单位面积上绿地的科学生物总量,进而约束绿地系统建设的投机行为,规范绿地系统建设的责任和义务,提高有限的绿地系统建设的品质和效率。这一体系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沿用原有的绿地评价指标—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第二部分是衡量绿地本身的生态效益水平的指标—绿量、绿量率;第三部分是将绿地建设与城市规划建设结合起来的绿容率及绿化建设指数。
1、绿地面积:指城市中各类公园、街头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道路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和风景林地等绿地面积总和BOB半岛。
2、绿地率:指城市一定区域范围内,各种绿地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百分比。即:绿地率=区域内园林绿地面积总和/区域总面积×100%。
3、绿化覆盖面积:一定范围内所有乔木、灌木、地被和草本植物垂直投影面积。
4、绿化覆盖率:指一定区域内绿化覆盖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百分比。即绿化覆盖率=区域内园林绿地覆盖面积总和/区域总面积×100%。
5、绿量和三维绿量:绿量在绿容率指标体系中指植物全部叶子的1/2总面积,国际常用单位为平方米。三维绿量也是20世纪80年代新提出的概念,是指绿地中植物生长的茎、叶所占的空间体积的量,单位常用立方米。
7、绿容率:也称绿量容积率,指某规划用地内,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总绿量。
8、绿化建设指数:是将绿地系统及建筑开发结合起来和一项指标,是绿容率和容积率的比值,也是绿量和总建筑面积的比值。
绿容率作为生态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体现了规划编制的科学指导意义和严谨的可操作的量化应用路线,改变了社会对绿化的单一认识和简单的行为方式。
目前,我们经常谈到欧美等发达国家如何优美、如何生态环境优良,其实这种现象是发达国家经过多次失败、痛苦和灾难以后的修正结果。无论是雾都伦敦、畸形发展的纽约曼哈顿,都是以代价换来新生的城市。我们欣赏维也纳森林,我们向往柏林城市中心森林的优美、清新和品质,但是中国的城市走向何方,却是每个中国人所必须面临的现实,更是每一个中国影响城市发展的规划师、建筑师、经济学家、生物生态专家以及商人、政府官员必须面对的挑战和选择。
生态规划不仅仅是一项科学研究,更是一项可应用、实施并影响后人的社会系统工程。我们看到许多城市都面临着城市蔓延、城市扩张、城市板结以及城市健康安全的方方面面的问题。的城市草地、简单低效的城市绿地建设、逐渐被压缩、侵浊、破碎的城市绿地系统、加上长官意志、扭曲的地方经济发展的狭隘导向和特权商品—破坏生态优先权的默许等等,这些行为往往借助了科学的外衣。某些学者在科学上的不负责任与价钱诱惑的钱权交易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为配套绿容率指标体系的实施,在分析国内外绿量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课题组统合,界定了绿量概念内涵。以绿容率为核心的绿地控制系统体系建立在GIS数字信息技术上,应用遥感和计算机技术测定和统计,支持和辅助绿容率指标系统建构和应用,有利于绿容率在生态化城市规划中起到核心的指导作用、实施作用、管理作用和评价作用。
在绿容率体系中绿量的指标涉及单株绿量、群落绿量、地块绿量的计算模型和数据统计模式。对于绿容率中有效的绿量计算是以稳定绿量的植物群落的初始绿量开始的。统一的绿容率指标体系涉及生态规划中的自然区域和城市区域,统合了生态规则、传统的常规指标,与生态等级控制指标、规划的常规指标、城市容度指标并行构成技术体系。它依托GIS数字信息系统的动态运行,实现生态效益和城市生态承载等重要生态指标的对应与协调配套。
绿容率不仅可以用在生态规则中,而且可作为国土、森林、土地和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设计管理指标。目前,在区域生态规划、城镇生态规划、项目地块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等领域进行不间断的研究与实践。
当今全球面临的环境危机,在历史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