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M6漫栖园海绵项目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巴城镇,由旭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苏州云岑规划咨询有限公司规划设计,占地面积约12.82万平方米,海绵建设总投资约360余万元。作为社会资本参与的海绵城市示范项目,建设之初便将功能复合、居民满意、科普课堂以及适地永续作为项目定位和特色,坚持生态优先,融合低投入、低维护、低影响的开发理念,注重人性化的自然体验和互动参与,倾力打造高品质海绵社区。2020年7月项目建成后,先后成为昆山市和苏州市海绵城市示范项目。
在场地功能方面,为丰富居民活动,漫栖园的海绵城市设计融合景观效果,打造了功能复合的“雨水收集场地+滑板运动空间”米乐·M6。结合凹陷区域的滑板场地,设置临时蓄水区,并利用雨水的变化形成弹性景观空间,实现了同一场地的多功能化。板坑底部设有缓释排水孔,连接雨水管,可通过控制缓释排水孔达到延迟排放的效果,从而在雨后形成浅水池,供儿童活动玩耍;晴天则可作为滑板场地,供周边居动嬉戏。
在设施功能方面,结合现场条件,漫栖园场地内共设置了3处雨水收集池。在满负荷运载的情况下,最多可以收集雨水1262立方米。收集到的雨水在经过生态草沟、下凹式绿地、生物滞留池等海绵设施之后,水质得到了净化提升,可用于绿化浇灌。此举不仅有效节约了水资源,还在暴雨期间起到了较好的削减雨水径流峰值的作用。
在材料功能方面,为增加漫栖园场地内的透水铺装面积,设计时对硬质铺装区域进行了重点梳理和融合,把生态停车场、下沉式空间等区域铺装均调整为透水材料,从而将透水铺装率提高到55.5%。同时,由于项目场地内的慢行步道连接着广场、花园、健身空间、儿童游乐场等景观功能节点,也将铺装从传统材料调整为透水材料,不仅加速了自身的雨水收集和渗透,还对周边连接区域的雨水起到了很好的导流和缓释作用。
颜值高的雨水花园。居住区的景观绿化效果直观影响到居民对小区整体环境的满意度。漫栖园海绵项目将海绵设施与园林绿化进行有机融合,营造出高颜值的海绵景观空间。漫栖园中的雨水花园作为海绵设施中的生物滞留池,不仅对雨水收集净化、生态涵养有较好的效果,对小区景观效果提升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实效强的下凹式绿地。项目结合海绵城市理念,对多处常规阳光草坪进行地形调整,形成下凹式绿地,并通过生态草沟将周边区域海绵设施内的超量雨水径流引入其中,从而在暴雨来临时充当临时性雨水缓存空间。同时,在下凹式绿地的低位设置雨水缓释口,意在通过下渗和缓释,将积存的雨水在较短的时间内排除干净米乐·M6,较好地解决了活动空间雨水缓存与居民使用的关系。
可参与的林荫海绵广场。小区北入口的林荫海绵广场既是雨水收集和处理设施,又是能够让居民活动参与的空间,这是漫栖园海绵城市建设中一个典型的可参与海绵空间。这种可参与海绵空间设施建成后,成为小区居民室外活动的重要场所,获得了居民较高的认可度。
特色标识。在昆山市海绵城市建设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漫栖园对居住区传统标识标牌系统进行优化升级,在标识体系内融入海绵城市科普理念,形成独特的海绵城市专题解说标牌子系统,为居民了解、认识海绵城市提供了平台和内容。
社区艺圃。漫栖园海绵项目融合科普功能和景观效果,选择了海绵设施较为集中的区域,对植物进行分类种植,营造微型海绵植物艺圃,为居民提供休闲观赏和自然认知的海绵生态特色空间。
自然课堂。在昆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科学技术协会等部门的支持下,漫栖园海绵项目的设计和建设单位联合相关科普机构,根据项目的海绵城市建设情况,研发了《漫栖园自然认知》系列科普课程,并面向社区儿童进行宣教,取得了良好的海绵城市科普效果。
绿化品种的乡土化。漫栖园海绵项目在绿化种植方面选择具有适用性和抗逆性的乡土植物品种,高层植被选择了水杉、乌桕、池杉等乔木品种,中层植被选择了白玉兰、海棠米乐·M6、红梅、桂花等小乔灌木品种,下层植被选择了鸢尾、红叶石楠、麦冬、蒲苇、络石等地被类品种。
季相搭配的适地化。为强化景观效果,漫栖园海绵项目充分考虑园林景观的季相变化,从赏花、观叶、闻香等角度对植物品种进行搭配,营造了四时有花、常年有景的园林效果。
运维养护的低投入。漫栖园的海绵城市建设由于乡土化植被的应用以及雨水资源的回收利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工和水资源的使用,从而有效控制了园林绿化的运维养护成本。
漫栖园海绵项目以生态平衡为理念,以生物滞留池、下凹式绿地等海绵设施为节点,营造了居住区内的小生境,不仅打造了多功能的社区花园和绿色空间,还为昆虫、蛙类等生物提供了小微栖息地,从而提升了小区的生态品质,让小区花园的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让自然融入生活,让居民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
项目交付使用后,昆山市海绵城市建设主管部门对小区内部分居民开展了海绵城市建设满意度调查米乐·M6,结果显示90%以上的受访居民对小区的海绵城市建设表示满意。其中,62.5%以上的受访居民对小区的海绵城市建设表示非常满意。
为切实落实城市人民政府排水防涝主体责任,确保2024年城市安全度汛,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通告全国城市排水防涝安全责任人名单。
4月2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倪虹到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大楼调研参观“好房子”科技产业展厅和新城建展览展示中心。
为研判工程科技前沿发展趋势米乐·M6,敏锐抓住科技革命新方向,中国工程院等联合发布了《全球工程前沿2023》报告,凝练187项全球工程,研判重点工程前沿未来5~10年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近期,在山东省潍坊市,无论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打通“断头路”工程现场,还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下穿青(岛)银(川)高速公路道路施工一线,广大建设者大干快上,掀起了建设施工热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项目成果暨《面向2035年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新书发布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项目成果暨《面向2035年 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以下简称《战略》)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召开。
去年,辽宁省开工改造老旧小区1428个、完工1357个,惠及居民71.4万户。今年,全省再改造700个老旧小区、4463栋楼,建筑面积1800万平方米,惠及居民25.6万户。近日,在辽宁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发布了上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