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纪录片《共栖》导演手记 让荒米乐·M6野回归城市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4-02-22 04:31:21    浏览:

[返回]

  米乐·M6第一次走进位于浦江郊野公园的上海乡土生态科普示范基地,我们一行人像极了“没见过世面的城里人”米乐·M6,看着什么都新奇,问题此起披伏,“这棵是什么树?”“那个是什么虫子?”“这个果子能吃吗?”......可是要知道,这些树米乐·M6、虫、果子原本并不稀奇,在很久以前,它们随处可见,是地地道道的“原住民”米乐·M6。

  生态基地占地26亩,种植了300多种上海乡土植物。负责人郭陶然告诉我们乡土植物的特点之一就是它是自然演化之后留存在本地的物种,所以它高度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也可以给很多本土动物提供食物或者栖息的空间。现在这里不仅有300多种本土植物,还有80多种鸟类和500多种昆虫在这里自由的生长。调研一趟,我们一行人也算见了些“世面”:品尝了碧凤蝶幼虫喜爱的竹叶花椒、偶遇了正在散步的黄缘闭壳龟、认识了背上顶着人脸花纹的角盾蝽......整个基地因为没有人工修剪而看起来杂乱、没有秩序米乐·M6,但是却呈现了一派自然米乐·M6、野趣的景象。

  城市中,很多被精心设计和打理的绿化和园林也许更符合我们的审美,但是他们不仅不能提高生物多样性,反而因为有意无意的破坏了原有的植被,引种外来物种而降低了生物多样性。所以城市生态修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恢复乡土物种。

  恰巧,2023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选择了位于徐汇滨江西岸上中隧道附近的一片临时绿地进行改造,以期探讨城市与自然的共栖之路。我们有幸记录下绿地改造的整个过程。

  第一次拍摄的时候,这片临时绿地除了一部分被移植过来的苗圃,场地内生长了大量的入侵物种。郭陶然和他的团队曾经监测过一些荒地的植物演替规律,第一年场地内会有禾本科或者一些菊科植物生长,但是第二年就会发现一些入侵物种开始迅速生长,到第三年超过80%的面积会被入侵物种占据。在缺乏天敌制约的情况下,有些入侵植物能迅速成为当地生态的优势种,从而直接或间接地降低被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

  负责这片临时绿地改造的景观设计师郭怡妦有着丰富的和入侵物种斗争的经验。在这之前,她已经规划设计过多个具有“荒野”气质的园林景观。每一次工作都是从清除入侵物种开始。随后在采访中郭怡妦告诉我,她最近几年更多的是在做城市环境中人与自然的平衡。她也希望“这件事情被看到,然后让大家看见不同的美感体验。”

  因为片子的拍摄,我也开始留意身边的植物。令人欣喜的是,以我贫瘠的植物知识储备也能在街道两旁的绿化带发现本土植物,比如石蒜、旋覆花。我想,这是一个值得高兴的变化。

  徐汇滨江临时绿地改造完成后,2023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在这里举办了几场活动,邀请了很多小朋友在预留地中播撒本土植物的种子。我想俗套的说一句,这些小朋友撒下的都是“让荒野回归城市”的未来。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