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M6中国园林建筑艺术 第一章 园林建筑概述 第二节 园林与园林建筑发展简史 第三节 中国园林建筑的分布与风格 未央宫 建章宫苑 建于公元前2世纪,位于陕西西安。 为我国典型的‘一池三山’园林手法的起源。 ‘一池三山’园林手法为后世所仿效,并影响到日本造园。如西湖,颐和园以及日本的诸多庭园。 建章宫鸟瞰1.蓬莱山2.太液池3.瀛洲山4.方壶山5.承露盘 甘泉宫 二、中国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 1、游赏功能成为园林的主导功能。 2、皇家、私家和寺观园林开始并行发展。 3、在以自然美为核心的时代美学思潮的直接影响下,园林从模仿自然山水向抽象表现自然山水发展。初步形成了“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和“建筑美与自然美融揉”两大特色。 4、代表性的私家园林有洛阳“金谷园”,皇家园林有洛阳“华林苑”、建康“乐游园”,寺观园林有庐山“东林寺”。 5、四个方面转折——社会转折、园林审美转折、园林类型转折、园林艺术转折 皇家园林 1、园林规模较小,筑山理水技艺高 2、配置珍贵植物品种 3、出现了“亭”,馆驿建筑转向园林建筑 4、有文人参与园林经营 5、秦汉以来的写实转向写意写实相结合的手法 名称上除了“宫”、“苑”之外,已出现了“园” 寺观园林 选址条件: 靠近水源以获得生活用水 靠近树林以便采薪 地势向阳背风,易于排水 ——风景优美,佛国仙境(庐山“东林寺”)。 洛阳诸园 西晋 石崇“金谷园” 张伦宅院 玄圃 私家园林——设计精致化,规模小型化 晋代兰亭园 兰亭园特点: 1.自然造景。 2.建筑布局较为规整。 3.历史文化景观。 山东临沂王羲之故居 三、 园林的全盛期——隋唐 (公元589-960年) 1、皇家园林 大内御苑:西苑、禁苑、大明宫、兴庆宫 离宫御苑:华清宫 行宫御苑:九成宫 行宫御苑兼具公共游览:曲江 唐 长安 华清宫 华清宫 2、私家园林 城市私园 郊野别墅园(辋川别业) 文人园林的萌芽 辋川别业特点: 1.利用山林溪地创造自然山水园林。 2.景点多‘诗情画意’。 3.景点连贯形成整体。 唐 长安 辋川别业 3.寺观园林 长安 大慈恩寺、大雁搭 四、中国园林的兴盛期:宋、辽、金 建筑水平有显著提高: 1.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变化。 2.木架建筑采用了古典的模数制。 3.建筑组合方面,在总平面上加强了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以便衬托出主体建筑。 4.建筑装修与色彩有很大发展。 5.砖石建筑的水平达到新的高度。 6.园林兴盛。 五、中国园林的鼎盛期:元、明、清 元 1.宗教建筑异常兴盛。尤其是藏传佛教(俗称教) 2.木架建筑然是继承宋、金的传统,但在规模与质量上都逊于两宋。 3.壁画艺术。永乐宫3座殿内都有壁画,艺术水平很高,是我国元代壁画的典范。 主讲教师:张 志 伟 联系方式:Tel 第一节 园林与园林建筑 一、园林 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堆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园林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园林都包含着4种基本的要素:土地、水体、植物、建筑。 古今中外的园林不外乎4种形式:规整式园林、风景式园林、混合式园林、庭园园林。 规整式园林 风景式园林 混合式园林 庭园园林 二、园林建筑 园林建筑是指在园林中既具有造景功能,同时又能供人游览、观赏、休息的各类建筑物。 三、园林与园林建筑的关系 园林与园林建筑之间的关系:园林建筑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建筑是由于园林的存在而存在的,没有园林与风景,就根本谈不上园林建筑这一种建筑类型。 三、园林建筑的特点 1、使用和造景,具有观赏和被观赏的特点 ; 2、为环境服务,与自然景致充分结合; 3、园林建筑独立性和组合性 。 四、园林建筑的功能 1、点景:点缀风景,自身作为一个景点融合在其中。 网 师 园 2. 观景 :即观赏风景,以建筑作为观赏园内或园外景物的场所。 豫 园 仰 山 堂 3. 组织园林空间:以一系列的空间变化起、结、开、合的巧妙安排,起到组织空间,划分空间的作用。 上 海 豫 园 龙 墙 4. 引导游览路线:以道路结合建筑物的穿插,创造一种步移景异、具有导向性的游动观赏效果。 小 瀛 洲 九 曲 桥 二、园林建筑分类 第一类为风景游览建筑。 小瀛洲——我心相印亭 第二类为庭园建筑。 余荫山房——门楼 寄畅园——凤谷山庄 第三类为建筑小品。 颐和园石舫 小瀛洲——亭桥 第四类为交通建筑。 个园——长廊 一、中国园林的生成期—先秦、两汉 (公元11世纪-220年) 中国园林的雏形——囿 我国园林的兴建是从殷周开始的,囿是园林的最初形式,而且这种园林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即使到了清朝也还未脱离开。如避暑山庄,从康熙到乾隆,都还经常在避暑山庄内举行骑马射箭等礼仪、游憩活动。 中国园林的形成——苑 早期的皇家园林 秦代宫(前221-前207)苑: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后,中央集权建立,秦代12年中建离宫五,六百处,仅咸阳附近就有200余处。 代表性的皇家园林有“上林苑”、“兰池宫”等。 上林苑 由秦国旧苑发展而成,在原基础上扩大,并按照天上星座命名,体现“天人合一”思想。 兰池宫 满足秦始皇接近神仙的愿望,引渭水为水池,池中堆筑岛山。 意义:(1)筑山理水的手法;(2)拟仙山仙水具有更多意象的自然美。 秦始皇在泰山顶举行封禅仪式 兰池宫 西汉 代表性皇家园林有“未央宫”米乐·M6、“建章宫”、甘泉宫”和“甘泉苑”。 出现了历史上第一座具有完整“一池三山”的皇家园林-建章宫。“一池三山” 即太液池、瀛洲、蓬莱和方丈。 西汉都城长安 * 园林,在中国古籍里根据不同的性质也称作园,囿、苑、园亭、庭园、园池,山池、池馆、别业、山庄等 。 土地和水体是园林的地貌基础。土地包括平地、坡地、山地。水体包括河、湖、溪、涧、池、沼、瀑、泉等。因此,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便相应地成为造园的四项主要内容。 规整式园林:此种园林的规划讲究对称均齐的严整性,讲究几何形式的构图。建筑物的布局固然是对称均齐的,即使植物配置和筑山理水也按照轴线左右均衡的几何对位关系来安排,着重于强调园林总体和局部的图案美。 风景式园林:此种园林的规划与前者相反,完全自由灵活而不拘一格。一种情况是利用天然的山水地貌加以适当的改造和剪裁,在此基础上进行植物配置和建筑布局,着重于精炼而概括表现天然风致之美。另一种是将天然山水缩移并模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通过“写意”式的再现手法而得到小中见大的园林效果 。 混合式园林:即规整式与风景式相结合的园林。 庭园:以建筑物从四面或三面围合成的一个庭院空间,在这个比较小而封闭的空间里点缀山池,配置植物。可视为室内空间向室外的延伸 。 1、使用和造景,具有观赏和被观赏的特点。园林建筑既要满足各种活动和使用上的要求,又要符合园林景物布局原则,同时,也要给人们带来感官上的愉悦。因此,园林建筑既是物质产品,也是艺术作品,这就要求园林建筑要适合游人在或动或静中观景,又要使景色富于变化,达到步移景易的效果。 2 、为环境服务,与自然景致充分结合。我国古典园林一般以自然山水作为景观构图的主题,建筑只为观赏风景和点缀风景而设置。园林建筑是人工因素,与自然因素有对立的一面,但如果处理得当,也可使自然环境增添情趣,这就要求园林建筑的设置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做到布局上依形就势。这种自然美与人工美的高度统一,正是中国古典园林不断追求的境界。3、园林建筑独立性和组合性。我国的古典园林建筑一般体量较小,按大小、形状不同,具有不同的功能,根据使用上的需要,既可独立设置,又可用廊、墙、路等不同的建筑组合成一个群体,这种组合群体形成了富于变化的建筑外形轮廓,使建筑与风景相得益彰。 没有建筑也就不成其为“景”、无以言园林之美。重要的建筑物常常作为园林的一定范围内甚至整座园林的构景中心 。 以一幢建筑物或一组建筑群作为观赏园内景物的场所。 利用建筑物围合成一系列的庭院;或者以建筑为主、辅以山石花木, 将园林划分为若干空间层次。 影响园林的风景式方向发展的三个重要意识形态方面因素 天人合一 君子比德 神仙思想 是“囿”与“台”相结合的产物。 “囿”是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园林形式,始于殷末周初,是王室专门集中豢养禽兽的场所,与帝王狩猎活动和供应宫廷膳食有直接关系,也具有游观功能。 “台”位于囿中,用土堆成的方形高台,通神、望气、游观。(是山的象征) 有史记载最早的是商代殷纣王所建的“沙台苑台” 春秋时期,秦穆公成为“五霸”之一 公元前221年,中国统一 有信史可证的最早的皇家园林是商的末代帝王殷纣王所建的“沙丘苑台”和周的开国帝王周文王所建的“灵囿”,“灵台”与“灵沼”。 上林苑特点 (1)山水丰富,关中八水、上林六池 (2)12宫殿群,以建章宫最大 上林苑特点 (1)山水丰富,关中八水米乐·M6、上林六池 (2)12宫殿群米乐·M6,以建章宫最大 未央宫是历史最长的一座宫殿,历史1041年 上林苑特点 (1)山水丰富,关中八水、上林六池 (2)12宫殿群,以建章宫最大 上林苑特点 (1)山水丰富,关中八水、上林六池 (2)12宫殿群,以建章宫最大 古书记载:建章宫“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曰:太液地,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 1.造园活动的主流是皇家园林。 2. “囿”为狩猎之用,“台”为通神之用,所以,狩猎和通神是中国古典园林最早具备的两个功能。后期园林的功能由最早的狩猎、通神、求仙、生产为主,逐渐转化为后期的游息与观赏为主。 3.由于原始的山川崇拜与帝王的封禅活动,再加上神仙思想的影响,大自然在人们心目中尚保持一种浓重的神秘性。 上林苑特点 (1)山水丰富,关中八水、上林六池 (2)12宫殿群,以建章宫最大 时代背景(1)社会动荡,民生凋敝(2)思想解放,文化多元 社会转折:对于秦汉时期来说,自然山川更成为崇拜对象,魏晋以来,由于人们的行动范围,尤其是知识分子阶层的进入,使得对自然山水的认识从简单的崇拜转向了成熟的、系统的阶段,从而也完成了中国园林审美的重大转向。 园林审美:原有的单一的皇家园林或者贵族园林在该时期由于局势的变化,从而被消减弱化,规模开始变小,转向更有意识的造园活动,从粗放转变成为较细致米乐·M6、更自觉的经营,园林从模仿自然山水向抽象表现自然山水发展,造园活动升华到了艺术的高度,从而完成了造园实践上的转向。 园林类型转折:私家园林异军突起,士族的地位提高和繁盛,豪强的出现,使得造园活动的主体范围从皇宫扩散到了民间,从而完成了造园类型的转向。 白莲社是中国古代最大的隐士集团(123人) 园林艺术转折:名士不满于政治礼教束缚,以纵情放荡、玩世不恭的态度来表达反抗礼教的束缚,寻求个性的解放,其行动表现为饮酒、服食、狂狷、崇尚隐逸和寄情山水。建筑形式上,斗拱完备,出现了梭柱、举折和起翘 上林苑特点 (1)山水丰富,关中八水、上林六池 (2)12宫殿群,以建章宫最大 魏晋特点:总体上说,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富于浓厚文人气氛的时期,园林发展从类型、审美、手法上,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和转折,为园林发展的全盛期到来打下了基础 类型上: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全部出现 艺术风格上 从原有的粗放转向精细,出现了清新自然气氛。 在造园的思想和手法上,园林从模仿自然山水向抽象表现自然山水发展。初步形成了“本与自然,高于自然”和“建筑美与自然美融揉”两大特色 在总体布局上,皇家园林开始纳入城市规划之中,成为都城营建的重要部分,和私家园林的自然美也可以更加好的结合在一起。 功能上,狩猎、通神、求仙的功能基本消失或者仅仅保留象征意义,游赏功能成为园林的主导功能。 中央集权,科举制度,官僚机构的强化 盛唐文化 文学艺术 绘画 魏晋特点:总体上说,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富于浓厚文人气氛的时期,园林发展从类型、审美、手法上,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和转折,为园林发展的全盛期到来打下了基础 类型上: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全部出现 艺术风格上 从原有的粗放转向精细,出现了清新自然气氛。 在造园的思想和手法上,园林从模仿自然山水向抽象表现自然山水发展。初步形成了“本与自然,高于自然”和“建筑美与自然美融揉”两大特色 在总体布局上,皇家园林开始纳入城市规划之中,成为都城营建的重要部分,和私家园林的自然美也可以更加好的结合在一起。 功能上,狩猎、通神、求仙的功能基本消失或者仅仅保留象征意义,游赏功能成为园林的主导功能。 魏晋特点:总体上说,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富于浓厚文人气氛的时期,园林发展从类型、审美、手法上,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和转折,为园林发展的全盛期到来打下了基础 类型上: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全部出现 艺术风格上 从原有的粗放转向精细,出现了清新自然气氛。 在造园的思想和手法上,园林从模仿自然山水向抽象表现自然山水发展。初步形成了“本与自然,高于自然”和“建筑美与自然美融揉”两大特色 在总体布局上,皇家园林开始纳入城市规划之中,成为都城营建的重要部分,和私家园林的自然美也可以更加好的结合在一起。 功能上,狩猎、通神、求仙的功能基本消失或者仅仅保留象征意义,游赏功能成为园林的主导功能。 皇家、私家和寺观园林开始并行发展。 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 已经形成。规模宏大,类型多样。总体布局与局部设计达到一定水平。 私家园林的艺术性进一步升华,山水画、山水诗文和山水园林互相渗透,中国古典园林的第三个特点“诗画的情趣”开始形成。 随着宗教的普及化,寺观遍及城市和郊野。城市寺观是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之一,所以,寺观园林相应的成为了公共园林。郊野寺观则带动了山岳风景区的开发。 山水画、山水诗文与山水园林相互渗透。 北宋在政治上、军事上是我国古代史上较为衰落的朝代。但在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发展,科学技术有很大进步,产生了指南针、活字印刷术和火器等伟大创造。南宋时,中原人口大量南移,南方手工业、商业发展起来。由于两宋手工业与商业的发达,使建筑水平也达到了新高度 宋塔的特点是:木塔已较少采用,绝大多数是砖石塔。图为河 北 定 县 开 元 寺 料 敌 塔高达84cm。 元、明、清是我国封建社会晚期,政治、经济米乐·M6、文化的发展都处于迟缓状态,有时还出现倒退现象,因此建筑的发展也是缓慢的,其中尤以元代和清末为甚。 蒙古贵族统治者建立了一个疆域广大的军事帝国。这来自落后的游牧民族的统治,使两宋以来高度发展的封建经济和文化遭到极大摧残,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了明显的阻碍作用,建筑发展也处于凋敝状态。 元木架建筑的简化不是完全消极的,因为两宋建筑已趋向细密华丽,装饰繁多,元代的简化措施除了节省木材外,还使木构架进一步加强了本身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减柱法虽然由于没有科学依据而失败,但是也是一种革新的尝试 淡雅素净 建筑小巧玲珑,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规模宏大 雍容华贵 园林,在中国古籍里根据不同的性质也称作园,囿、苑、园亭、庭园、园池,山池、池馆、别业、山庄等 。 土地和水体是园林的地貌基础。土地包括平地、坡地、山地。水体包括河、湖、溪、涧、池、沼、瀑、泉等。因此,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便相应地成为造园的四项主要内容。 规整式园林:此种园林的规划讲究对称均齐的严整性,讲究几何形式的构图。建筑物的布局固然是对称均齐的,即使植物配置和筑山理水也按照轴线左右均衡的几何对位关系来安排,着重于强调园林总体和局部的图案美。 风景式园林:此种园林的规划与前者相反,完全自由灵活而不拘一格。一种情况是利用天然的山水地貌加以适当的改造和剪裁,在此基础上进行植物配置和建筑布局,着重于精炼而概括表现天然风致之美。另一种是将天然山水缩移并模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通过“写意”式的再现手法而得到小中见大的园林效果 。 混合式园林:即规整式与风景式相结合的园林。 庭园:以建筑物从四面或三面围合成的一个庭院空间,在这个比较小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突出风险检查表安全检查要点内容(2021年更新).pdf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