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M6园林:是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根据功能要求、经济技术条件、艺术布局等而形成的一个供人们欣赏游息居住的环境2、艺术:欲达一定目的所借用的手段、方法。3、园林艺术:是一种空间造型艺术,它研究园林风景空间创作的理论与方法。4、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创作〔作品〕在整体上所呈现出来的代表性特点,是由艺术家的主观方面的特点和题材的客观特征性统一,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风5、园林艺术风格:由园林建筑风格、装饰风格、空间构图风格以及植物景观风格等共同构成,是反映国家、民族文化传统、地方特点和风俗民情的园林艺术形象特征和时代特征。6、美:但凡能够使人得到审美爱慕和喜悦情感的具有真善品质的社会客观存在,以及是通过人类劳动创造的欣赏对象等事物。7、园林美:是以自然形态的物质材料为主题〔山、水、植物〕创造而形成兼具再现、表现特点的三度空间的风景美。游赏者的审美活动必须在这一风景空间中完成。6、园林风景:指自然的〔人工的〕具有符号和自然美及艺术构图规律的形象色彩的,供欣赏和游息的空间环境。6、景观:由环境形象所构成的可以被人们所感知的形式信息,具有图形性与象征性,能表达出特定环境的功能内容。7、动态景观:按一定欣赏路线,综合考虑成景因素的点、线、面布局米乐·M6,系统地布置多种景点,让人们在行进中欣赏连续运动变化的景物,步移景异,形成系列景观,如颐和园的排云殿。8、静态景观:视觉空间相对静止,通常以定点欣赏,一般要在人流比较几种,易停留的最正确欣赏点来组织视点和景物之间的关系,如XX的千岛湖。9、实体:一些空间限制因,如山坡。虚体:各实体间所形成的空旷地域,如山11、调和:把性质一样或类似的造型放在一起。12、节奏:音响运动的轻重急缓形成节奏。13、韵律:在流动的过程中,加以组织和统一,产生运动中的秩序。14、稳定:给人以安定舒适愉快的感觉,园林中常见体量上用下大上小。颜色上浅下深,降低重心。15、对称:保持景物均衡的一种形式〔由中心设一种轴线,左右上下完全一样〕对称的造型给人平静、舒适感觉〔静止美〕,感觉庄重、严肃、有气魄,但显得呆板、不亲切。16、均衡:轴线的左右两边造型不同,但份量感一样,感觉平均。17、不对称均衡〔拟对称均衡〕:造型也有平安感,由于造型可以任意变化,故造型生动活泼〔动态美〕,广泛应用于自然式园林布置中。18、比例:要素本身、各要素之间、要素与整体之间的长宽、高尺度是否合宜,〔空间、形体、体量的关系〕。19、尺度:构筑物局部或整体与人之间的制约关系,包括:自然〔习见〕尺度、尺度和亲切尺度。20、空间:西方将空间表现为具有一定几何形象的关系,明确的景,东方那么表现为不定的,模糊的或把有限空间象征为一种宏大的空间概念,对空间的理解不同,必然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21、主配手法:就是要突出主景。具体手法有:主景升高、轴线和风景视线、主景升高:在空间高程上加以突出〔为了使构图的主题鲜明、构图更加明确〕主景升高对周围景物起控制作用,不受任何风景的干扰,还可以造成仰视风景,形成特殊的感染力。23、动势:一般四面环抱的空间〔如水面、广场、庭院等〕、周围次要的景物往往具有动势,区域一个焦点〔具有向心性〕,主景宜布置在这个点上。24、借景:根据造景的要求,通过视点和视线的巧妙组织,把空间之外的景物纳入欣赏视线、直接借景:利用有资借取的景物,将其巧妙地组织与画面中,使空间景象层次丰富,景深清晰,视线、间接借景:借助平静的水面、镜面的映射与反射物体形象的构景方式。27、抑扬手法:即是解决景的藏与露的关系,按照其划分空间的作用和艺术效果分为障景、隔景28、障景:但凡抑制视线而又能引导空间转折的屏障景物都可称为障景29、隔景:根据一定的构景意图,借助分割空间的多种手段,将园景分割成不同的景区和功能区,使景观各具特色,防止相互间的视线、急转:两种不同空间组织中用很实的物体,如密林、山丘、建筑实墙31、缓转:变画自然,给人感觉平静,如疏林、空廊、漏窗、水面分隔或在两空间中设置过渡空间。32、框景:利用类似画框的门框、窗框、洞框及一些树木的枝条,有选择地摄取一定的另一空间的风光。33、夹景:运用透视消失与背景的构图处理,在人的活动游览两侧,设抑制视线引导行进方向的景象,把人的视线和注意力引向方案的景观方向,产生两侧约束力的景观。34、假山:园林中以造景或登高游览为目的,用土、石等材料人工构筑的模仿自然山景的构筑物。35、置石:以石材或仿石材料布置成自然露岩景观的造景手法。36、特置〔孤置〕:以单块石头或多块拼合为一个总体的独立性石景。37米乐·M6、对置:两石沿建筑中轴线的量的作对称位置的山石布置,两石对置互相之间有照应。两石顾盼有情,疏密有致。38、散置:“攢三聚五〞的设置方法,对石材要求相对低,要组合好,“散漫理之〞39、理水:对水的形态、状态〔势态〕总体的布局安排。40、水池:指人造的蓄水容体,其池边缘条状,开阔清楚,池的外形属于几何形,但不限于圆形,三角形,方形的组合。41、河流,溪流:被限制在有坡度的渠道中,由重力作用而产生自流的水,流水可表现具有运动性,方向性和生动活泼的室外环境。42、瀑布:流水从高处突然下落,欣赏效果丰富多彩,常作为室内外环境,布局的视线焦点,分三类:自由落瀑布,叠落瀑布,滑落瀑布。43、泉:地下水的露头,根据出水姿态不同,可分为山泉,涌泉,喷泉,壁泉以及间44、喷泉:利用压力使水从喷嘴喷向空中,到一定高度后有落下,富有装饰感。45、园路:在园林立地中修筑各种道路以供游人、车辆通行或游览。园路是园林的脉络,联系各个风景点的纽带,构成园景的重要因素。46、园林小品:园林中供休息、装饰、照明、展示和为园林管理及方便游人使用的小型建筑设施,一般设有内部空间,体量小巧,造型别致,富有特色,讲究适得其47园林意境:是通过设计者构思创作所表现园林景观上的形象化、典型化的自然环境与它显露出来的思想意蕴。49、比照:把两种性质极端不同的形体组合成图画米乐·M6,显示出强烈冲击性而产生美50、调和:把性质一样或类似的造型放在一起。51、假山:园林中以造景或登高游览为目的,用土、石等材料人工构筑的模仿自然山景的构筑物。52、掇山〔叠山〕:掇石为山,用自然山石掇叠成假山。53、塑山:用艺术手法将人工材料塑造成假山。54、园路:在园林立地中修筑的供游人、车辆通行或游览各种道路。55、次干道:由主干道分出,直接联系各区及风景点的道路,以便将游人迅速分散到各个所需去处。56、游步道:引导游人深入景点米乐·M6,是寻胜探幽的道路,57汀步:又称步石、飞石、跳桥。浅水中按一定间距布设石块,微露水面,使人跨步而过。58、园林小品:园林中供休息、装饰、照明、展示和为园林管理及方便游人使用的小型建筑设施。59、动态欣赏:指视点与景物相对位移。60、静态欣赏:指视点与景物位置相对不变。61、欣赏点:游人所在位置即人眼位置,也称视点。62、欣赏视距:欣赏点到被欣赏景物间的距离。 63、视域:视距范围内的区域,也称视场、视线、凡有欣赏价值的欣赏点叫景点。 65、园林空间:指由地面、顶面及垂直面单独或组合,围成具有实在的或感觉上 的范围。 66、开敞空间:视线高于周围景物的空间。开敞空间内的风景叫开朗风景。 67、闭锁空间:视线被周围景物遮挡住的空间。闭锁空间中的风景叫闭锁风景。 68、纵深空间:指在狭长地域,如道路、河流、山谷等两旁有密林、建筑、山丘 等物挡住视线、空间分隔:通常把全园划分成功能不同、风光各异景区,用景物屏障视线, 这种手法称空间分隔。 70、空间联系:空间分隔时,使各景区间保持联系,隔而不死,这种联系称园林 空间联系,又称分隔与联系。 71、借景:有意识地把园外景物“借〞到园内可透视、感受的范围来,称借景。 72、对景:位于园林轴线或风景视线、障景:指以遮挡视线、夹景:在视野中,两侧夹峙中间观景为夹景。 75、框景:四方围框中间观景为框景。 76、透景:景前无遮挡为透景。 77、漏景:景前有稀疏物遮挡为漏景。 78、花坛:在具有几何形轮廓的植床内,种植不同色彩的花卉,运用花卉的群体 效果来表达图案纹样,或欣赏盛花时绚丽景观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以突出鲜艳 的色彩或精巧华美的纹样表达装饰效果。 79、花境:以树丛、树群、绿篱、矮墙或建筑物作背景的带状自然式花卉布置。 80、孤植:树木单独栽植称为孤植,表现树木个体美,园林中常做主景,是园林 种植中最小的构成局部。 81、对植:凡乔灌木相互照应栽植在构图两侧的栽植方式。 82、列植:乔灌木按一定株行距成排种植,或在行内株距有变化的栽植方式。 83、丛植:一定数量的乔灌木自然组合栽植在一起称树丛,也叫丛植。84、树群:由20-30 株以上乔灌木混合栽植的群体。 85、础栽植:又叫房前屋后种植。 86、垂直绿化:又称攀缘绿化,利用藤本攀缘植物向建筑物垂直面或棚架攀附生 长的一种绿化方式。 87、绿篱:灌木成行密植,单行或双行,严密结合的规那么的种植形式,称绿篱。 当高度超过2 88、草坪:人工栽培、养护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所形成的致密似毡的植物群体。89、草地:人工种植或自然生长的多年生植物群体。 90、园亭:供人休息和观景的园林建筑。周围开敞,造型小而集中,常与山、水、 植物结合组景,为园林中“点景〞的一种手段。 91、园林建筑:在园林XX 内,具有使用功能米乐·M6,又与环境构成优美景观,供人游 览和使用的各类建筑物或构筑物。 92、园廊:屋檐下的过道及延伸成独立的有顶的过道称廊,建于园林中称为园廊。 93、水榭:供游人休息、欣赏风景的临水园林建筑。 94、舫: 依照船的造型在水边或水中建造的船形建筑物。 95、台阶:一种特殊的道路形式,当道路坡度到达15时,要考虑设台阶。 96、步石:一种非连续的道路形式,主要设置在草坪,也称草坪步石。 97、汀步:在水中设置步石。保证游人跨水而过,或站在汀步上欣赏水景,丰富 游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