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M67月16日,“见微知著-方寸之间”中国建筑艺术之美展览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展览由四川美术学院绿色设计研究院、香港维岸画廊主办,并得到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融创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世遗中心古建筑保护联盟、四川美术学院和苏州世界遗产与古建筑保护研究会等机构的大力支持,由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王立端与香港维岸画廊行政总裁邓良军共同担任策展人,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古建筑保护联盟主席汪长根、副主席周苏宁,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二级巡视员白雨玄,四川美术学院副校长焦兴涛,四川美术学院副校长段胜峰,融创西南副总裁、重庆地产公司总经理李景申,重庆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侯宝川,重庆油画学会会长翁凯旋,四川美术学院创作科研处处长潘召南,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何桂彦,苏州园林集团党委委员、工会主席朱颋,知名古建收藏家、楔古营造坊主人朱华明担任主礼嘉宾。
展览开幕式由展览策展人之一邓良军致开幕词,对展览筹备进行简要介绍。他表示,展览的成功举办,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特别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世遗中心古建筑保护联盟,苏州园林集团在文献内容、展览史料等内容的提供、校审,融创中国和楔古营造在展览策划、展品提供等领域的大力支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世遗中心古建筑保护联盟副主席周苏宁在致辞中介绍,亚太遗产古建联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类国际机构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的内设机构,面向亚太地区,致力于世界遗产和古建筑保护利用的研究和学术交流,为政府和社会提供专业学术智慧和行业交流平台,非常高兴来到美丽的山城重庆米乐·M6,在著名高校四川美术学院参加本次展览的开幕式,非常高兴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遗产中心古建筑保护联盟,向本次展览的顺利开幕表示热烈祝贺,2012年联盟成立以来,致力于文化遗产的公众教育,并积极支持和参与各项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米乐·M6,未来也将一如既往和社会各界一起共同耕耘,把文化遗产保护的种子传播更广,根扎的更深!
融创中国西南区域集团副总裁、重庆地产公司总经理李景申在致辞中提到,融创成立于2003年,以“至臻 · 致远”为品牌理念,致力于通过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整合优质资源,为中国家庭提供美好生活的完整解决方案。融创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成立融创公益基金会,为中国公益事业贡献力量,本次展览是融创中国继2019年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联合发起古建保护专项基金后又一次重要文化活动,展览系统梳理中国建筑技艺、彰显中国建筑所包含的人文内涵、建筑哲学。融创致力于寻找建筑制式,寻求建筑文化的源和理,从再造宋代山水画意境米乐·M6,到重现明清园林的审美情趣,在实现诗意生活的同时,更将中国智慧与东方审美传承下去,近期也将把被誉为“东方瑰宝”的桃花源产品引入重庆,让修缮明故宫的香山帮传人,为重庆带来真正的明清江南园林建筑,为这座有着3000年历史文化名城带来全新审美价值,实现中国建筑之美的传承与创新。
李景申希望以此次展览为契机,助力推动向世界展现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文化、中国哲学和中国思考,期待未来能共同携,为中国文化的伟大复兴梦添砖加瓦。
本次展览策展人之一王立端教授在致辞中详细介绍了展览的主要内容,展览积极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部署,在中国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实践中做出应有的努力,以“见微知著,方寸之间”为题,以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对中国建筑特征的分析,对中国江南建筑的代表“苏州古典园林”米乐·M6、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香山帮”营造技艺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彰显异于他邦的中国建筑艺术之美,归纳呈现“香山帮”传统建筑的中国人文精神;通过梳理《姑苏繁荣图》展现在乾隆时期,香山帮对清代苏州城市风貌的影响,展出《营造法原》、《清式营造则例》、等文献资料米乐·M6,从而展现中国建筑从口传心授到标准造物哲学的传承。
策展团队希望看到苏州太湖之滨的“香山帮”这样一个传统建筑工匠艺术群体,在世界文化艺术之林与世界发生的积极共融关系,以此呼应在“人类共同命运体”之下,不同民族、不同艺术相互交流携手并进、共同成长,并能给大家在中国建筑工艺、材料以及建筑哲学和绿色生态可持续领域带来更多的思考,同时给更多的普通观众带来中国建筑之美,中国造物选材用料的智慧,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重庆大学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何容山,渝港青年促进会副会长陈昱任,重庆市室内建筑设计联合会联席会长李向北,重庆原创规划设计院院长陈绪造,重庆宝林博物馆执行馆长刘莉,重大经管EDP总监钱晓多等超过100余位嘉宾出席开幕活动。
展览将持续到2020年7月30日,对市民免费开放。(友情提示:疫情期间请提前预约入馆观展,详情请关注四川美院美术馆公众号。)
2013年成龙先生将其收藏的4座清早期古建筑捐赠给新加坡科技大学,其修复搭建工作由楔古营造坊主、古建收藏家朱华明先生完成。
原标题:《“见微知著-方寸之间”中国建筑艺术之美展览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