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M61、大型电视纪录片颐和园于 2010 年 12 月 26 日起在中央电视台 1 套播出。共 6 集,分别为:一、清漪出锦绣,二、昆明有乾坤,三绝艺筑颐和,四、风雨梦乐园,五、禁苑演外交,六、沧桑续文明。清代皇家园林颐和园,前身名为清漪园,始建于国力强盛的清乾隆时期,在 1860 年第二次战争中被英法联军纵火焚毁。光绪年间重建,改名为颐和园,成为慈禧晚年生活居住的主要场所。颐和园于 1900年曾遭八国联军抢掠,抗战期间曾被日军占据。 1928 年,颐和园由皇家园林正式成为国家公园。现今保存园内的文献档案、文物收藏,记录了中国封建社会由鼎盛辉煌走向衰落灭亡的历史,也见证了几经沧桑的园林在新中国获得新生的历程。颐和园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之大成,荟萃南北园林的精华,将人造景观与大自然和谐融为一体,它是中国最后一座皇家园林,也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园林,是中国园林艺术的巅峰之作。于1998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本片由中央电视台制作,创作团队骨干是拍摄十二集大型纪录片故宫的原班人马。 颐和园的创作从 2006 年启动,历时三年完成。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紫禁城代表着“
2、礼” ,颐和园则代表着“乐” ,如今故宫和颐和园的拍摄完成,也代表着“礼” “乐”结合,完成了中国古典建筑和文化的一个篇章。 2六集电视纪录片颐和园解说词全集 - 1 -第一集 清漪出锦绣自然孕育了艺术,建筑凝固了历史,艺术在自然中生长,历史在建筑中流传。当岁月的尘埃被轻轻拂去,永恒的艺术和曾经的历史又重新熠熠生辉。这是一座闻名中外的园林,它位于北京城西北郊,距离紫禁城大约十五公里,园里的这座山叫万寿山,山前的这个湖叫昆明湖。这是中国最后一座皇家园林,它叫颐和园。多年以前,它曾经叫作清漪园。在这座园林的山水草木之间,亭台楼阁之中,随处可以触摸到历史的痕迹,这座屏风曾经属于清朝的乾隆皇帝,也正是乾隆皇帝让这里的山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园林诞生之前的几百年间,这里是一片湿地,万寿山那时叫瓮山,山前的小湖叫瓮山泊,后来,位于京西的瓮山泊改称为西湖。瓮山西湖一带风景优美,花草繁茂,人们常常来此登山游湖,吟诗作赋,捕鱼射猎。公元 1749 年,清乾隆十四年的农历十一月,瓮山西湖一带突然热闹起来,成千上万的民工汇聚在这里,他们铲起淤积在湖底的淤泥,再将挖出的泥土运到瓮山东麓。这个工程的负责人是
3、内务府总管大臣三和,按照乾隆皇帝的旨意,瓮山脚下的西湖将被彻底清淤、疏浚和扩大。当时,人们没有想到这次看似普通的水利施工却成为此后一项宏大工程的开端。从元代开始,西郊玉泉山的泉水是北京城的主要水源,清朝大内宫廷的饮用水以及西苑太液池,紫禁城护城河的水都来自玉泉山。自康熙朝以后,北京西郊陆续修建了几座皇家园林,由于园林用水量大,水源上游被大量截流,京师水源不足,甚至影响到京城通往大运河的漕运用水,所以,在京西整修水利,开辟新的水源,已成当务之急。早在一年前米乐·M6,乾隆就派人考察了京西一带的水文地理,发现西山一带有几十股泉水可供利用。专门修建的引水石槽像蛛网一样遍布山区,西山和玉泉山的泉水通过这些水槽汇集到西湖,原来在瓮山西南呈半月形的西湖,经过开挖六集电视纪录片颐和园解说词全集 - 2 -疏浚,湖面已经拓展到瓮山东南,湖底加深米乐·M6,整个湖体扩大了两倍,气势也远远超过从前。当年,为了防止西湖洪水泛滥淹没圆明园、畅春园等园林,曾经修建了一条堤坝,因为堤坝位于畅春园以西,所以名为西堤。现在,西堤原有的土堤被换成石坝,同时,堤坝被加高加厚,堤上还新建了三座闸门,平时三闸关闭,拦蓄湖水,如果京师用水,打开南
4、闸,水从北向南流入京城,如果园林用水,则提东闸入水东下,如遇大洪水则提北闸泄水入清河。瓮山脚下的西湖实际上成为北京的第一个人工水库。后来,由于西湖的西部又修了一道堤坝,原来的西堤就被乾隆改名为东堤了,这也就是今天我们在颐和园看到的这道东堤。东堤岸边这只与真牛大小相仿的镀金铜牛是乾隆时铸造的,它来自于古代神牛镇水的风俗。我国古代雕塑多为写意,这只铜牛却采用了写实的手法,它造型逼真,神情生动,目光炯炯,似有所见,丰富细腻的艺术表现力,代表了当时铸造工艺的水平。1750 年,也就是乾隆十五年农历三月十三日,乾隆皇帝将疏浚后的西湖命名为昆明湖,瓮山也改名为万寿山。这次水利工程让京师用水和运河漕运从此有了充足的水源。水利工程的顺利竣工,让忙碌了一个冬天的主管大臣三和和大小官员们都松了一口气。这一天,乾隆皇帝析的圣旨到了,但出人意料的是,乾隆并没有宣布工程结束,而是命三和在万寿山南坡园静寺的遗址上修建大报恩延寿寺。为何要在此修建和水利并无关系的大报恩延寿寺呢?实在是令人费解。此时,三和和官员们并不知道,乾隆皇帝心目中一个庞大的建筑计划其实才刚刚开始。后来,乾隆在万寿山昆明湖记中写到:瓮山西湖工程有
5、三个目的,第一是整修水利,第二是操练水军,第三,皇太后的六十大寿即将到来,所以要利用疏浚西湖的机会,修建寺庙,为母亲祝寿。人们这才恍然大悟,乾隆当时把瓮山更名为万寿山,就是为了庆祝母亲的六十大寿,而为笃信佛教的太后修建大报恩延寿寺,也早就在乾隆的计划之中。大报恩延寿寺工程于乾隆十五年全面展开,乾隆十六年正月,总管大臣三和将万寿山大报恩延寿寺殿内的里幡幔帐、供器陈设样给乾隆皇帝过目,乾隆谕令“照样准做” ,这意味着大报恩延寿寺工程已经进入内部装修阶段。六集电视纪录片颐和园解说词全集 - 3 -【画外音】传,着万寿山做大墙表一份。 传旨,万寿山 乐寿堂寝 宫楼上或钟或表安一份。 传旨,万寿山勤政殿地平宝座着交造 办处 承做。 传旨,万寿山听鹂馆着情赏为美现安插屏一样,做插屏两件。这些事无巨细的指示都来自乾隆本人,连安钟表、做插屏这样的细节都由皇帝亲自过问米乐·M6,可见所有工程都在乾隆的一手操控之下。随着一道道圣旨,万寿山上,昆明湖中许多亭、堂、桥、榭等附属建筑也陆续开始修建,看起来,这次工程远不只修建一座寺庙那么简单。乾隆十六年六月,又一道圣旨传出,万寿山昆明湖一带的湖山建筑被乾隆正式命名为清漪园
6、。与此同时,朝廷专门建立了清漪园管理机构,并且颁发了印信。至此,一个庞大的园林建设计划终于完整地呈现在世人面前。然而,这个修建计划却在朝野上下引起一片议论。来自关外的清皇室对大自然的环境偏爱有加,自康熙时起就开始了大规模的皇家园林建设,在北京的西北郊陆续修建了畅春园、静宜园、静明园和圆明园四座皇家园林,乾隆继位后,将雍正扩建的圆明园二十四景写了一篇圆明园后记 ,文中把圆明园誉为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就在这篇文章中,乾隆还诏告天下,由于修建圆明园,人力物力消耗巨大,比此往后将不再修建皇家园林,以示帝王勤俭爱民之心。但是,仅仅六年之后,大规模的清漪园建设又开始了,在清漪园工程进行了十一年之后,乾隆才在万寿山清漪园记中对自己的出尔反尔作了这样的解释因为水利建设修了昆明湖,恰好临湖又有万寿山,既然具有山水风景,怎么能没有亭台楼阁作为点缀呢? 乾隆也知道这个解释实在有些勉强,所以他后面的话听起来更像是自嘲。今天的清漪园难道不是再次修建园林吗?难道不是食言吗?虽然说是因为兴修水利顺便而为,可是谁又会相信呢?那么,乾隆究竟为什么要自食其言修建清漪园呢?这个问题始终吸引着世人的好奇和关
7、注。乾隆十六年十一月十八日,大报恩延寿寺的供器和欢门幡安放完毕,而同六集电视纪录片颐和园解说词全集 - 4 -时,举办太后圣寿庞庆典的准备工作也如期完成。乾隆十六年农历十一月十九日,是乾隆的母亲崇庆皇太后钮祜禄氏的六十寿辰。这一天,乾隆先在紫禁城太后居住的慈宁宫为母亲举办六十寿宴,之后,皇太后在乾隆的陪同下,从西直门出北京城,首次前往清漪园。在万寿山举办的庆祝仪式,使这次庆典达到了高潮。这时的清漪园已经初具规模,乐寿堂、玉澜堂和文昌阁的主体工程已经完成,来自意大利的宫廷画师郎世宁正在为乐寿堂的后院游廊制作画稿。万寿山前后更多的园林建筑正在加紧施工,当年,在清漪园的工地上,有时会看到一群孩子的身影,那些围着殿堂奔跑追逐的孩子们并不是在玩耍,而是利用自身的体重完成夯实地面的工序,每人还能领到几钱银子的报酬。乾隆时期,国家空前富足。据记载,1736 年国库存银达到了三千余万两,相当于全世界四分之一的财富集中在中国。朝廷通过每年不断的大小工程,让钱财流动起来,既还富于民,也刺激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过去的朝代,工程的劳役大多是无偿征调,建筑物料也多是硬性摊派。到了清朝,劳工雇佣制开始普及,工匠计
8、日取酬,物料也由官府出资采购,皇家的工程,待遇更加优厚。据内务府档案记载,修建清漪园的工人都有详细的工资标准,木匠、瓦匠、石匠等技术工人,每工作一天给银一钱五分四厘,壮工是每工给银八分。不菲的报酬,激发了工匠们的干劲。在万寿山前山佛香阁的两侧各有一座宗教建筑,西侧的叫宝云阁,东侧的叫转轮藏,它们都是清漪园时期遗留下来的。据记载,当时宝云阁和转轮藏工程采用招商的方式分别承包给两家建筑队,把竞争机制引入了皇家工程建设。2007 年,人们用最现代的勘测技术对宝云阁和转轮藏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两者的海拔高度几乎完全一致,在缺乏先进设备的古代,如何能达到这样的精度,我们不得而知。而成千上万不知姓名的能工巧匠留下的作品就像是不朽的标尺,标志着建筑科学在古老的神州大地上曾经达到的高度。宝云阁整体以铜为材料建成,无论是外部造型还是内部装修,每一个构件都铸造得十分精致,看上去与木结构建筑完全相同,据当时的工程则例记载,宝云阁的预计用铜量和实际用铜量十分接近,几乎没有浪费。当时整个工程的管理十分缜密,有负责建筑设计的样式房,还有负责工料核算的算房,凡工价银超过五十两,料价超过二百两,要奏请皇帝批示。六集电
9、视纪录片颐和园解说词全集 - 5 -宝云阁内部一侧墙壁上面详细题题刻了工程负责人以及各个工种工匠的名字,这来自于工程实施的责任承包和追究制度,如果发生质量问题,施工人员连带负责的官员都要被追究责任。乾隆三十六年,后山的须弥灵境等处发生雨水渗漏,原先负责粘修工程的官员被勒令出钱修复,并且还被罚了俸银。而那时,距离这处工程完工已经有十几年了。乾隆十六年,也就是清漪园开始修建的第二年,乾隆钦定了北京最著名的景色燕京八景。这幅西山晴雪图描绘的西山雪景就是其中之一,清漪园建成后,和原来的画面相比,我们看到,西山的前面增加了一个前景,这就是昆明湖。昆明湖是清代皇家园林中最在的一处水面,清漪园的名字就取意于昆明湖碧波荡漾的水态,昆明湖与万寿山的结合也使清漪园成为最具湖山之胜的皇家园林。当初,疏浚西湖之后,瓮山的南边有了开阔的水面,形成以水面为主体的山水园林的雏形,但是,一面临湖的万寿山却显得有些呆板,因此,乾隆下旨整修了通往万寿山后的后溪河,人工收窄的几处陡峭的河口,使原来平静的河水有了缓急变化,增加了美感。后溪河水绕过万寿山后山,穿过东部的园林与前湖连成了一体,而万寿山则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岛山。放眼昆明湖,西堤及共支堤将辽阔的湖面划分成三个水域米乐·M6,使湖泊主次分明,各具特色。南湖岛结合十七孔桥,使前湖的湖面形成层次,通透开阔的大湖与厚重雄伟的前山相得益彰。通过对湖山的这一番改造,达到了山环水绕,山水相依,山因水而活的园林意境。园林工程的扩大,让乾隆因为修水利而顺便修园林的解释难以自圆其说,人们在探寻清漪园兴建真正起因的时候,不能不住意到另外一件同样流传后世、尽人皆知的事情。这幅图画描绘的是乾隆下江南的盛况,而这件事其实和清漪园的修建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京西瓮山西湖的水利建设刚刚开始的那一年,宫廷画师董邦达曾经奉旨南下杭州,绘制了一幅西湖景色全景图,董邦达此行为乾隆日后的江南之行拉开了序幕。乾隆十六年正月十三,就在园林工程全面铺开之际,乾隆皇帝
《六集电视纪录片《颐和园》解说词全集》由会员飞***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集电视纪录片《颐和园》解说词全集》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 2、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部份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 4、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金锄头文库作为内容存储提供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 5、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米乐·M6、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 6、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点击右侧栏的客服。; $(#c1).html(dt);点此查看常见问题TA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