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半岛前几天,我给大家整理了15部适合在暑假观看的博物馆主题纪录片,其中第一部《中国微名片·世界遗产》的呼声最高。
随着东京奥运会的结束,奥运健儿们在摘得一个又一个金牌的同时,赛场外的神仙解说词也成了大家关注的热点。网友们纷纷感叹:“这就是中国式浪漫,太美了BOB半岛!”
这是《中国微名片——世界遗产》第一季第一集里的第一句话,随着悠扬声音,优美的景色也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引人入胜。
这部纪录片BOB半岛,便是用如此感性的方式,把每一处“世界遗产”的具体特点和动人细节,都放进我们的眼帘,打造出属于中国的浪漫和感动。
作为《中国微名片——世界遗产》的第一季,片中精心选择了我国的15处世界遗产,从云冈石窟到苏州古典园林,从澄江化石地到湖北神农架,从福建土楼到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每一处,都有自己的特色。
或能体现人类文明史的发展过程,或能表达人与自然达成的融洽共赢,或能展现大自然独有的慷慨赠予。
短短五分钟BOB半岛,便把一个又一个“世界遗产”印入我们的内心,中国的历史和文明,如一张张动态的名片,浮现在眼前,让我们对中国,有了不同的认识。
加上诗一样的讲解语言,配合时而沉稳、时而欢快的音乐,很容易把人带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中。
还有配合片中“遗产”,进行拟人化处理,如在讲解“大足石刻”的一节中,配音中以牧牛人的身份表达修复人员的工作:
如此情感化的叙述,让片中的事物都“活”了,这伴随着欢快音乐,时不时一句俏皮话,厚重的历史也变得活泼起来。
在片中,每一集中都隐藏着一个小惊喜,那就是你永远也猜不到这次讲解的人是谁,出现在镜头里的人物又是谁。
从中华文明的灿烂到神州大地的丰厚,《中国微名片——世界遗产》讲述的,不仅仅是中国几千年前的历史,那几亿年前的时光片段,也被挖掘而出。
4K拍摄、航拍、高速穿越机,从远到近,从宏观到细节,更是锦上添花,一点也感觉不出以往“文物”的沉闷之感。
不得不说,片中所选取的每一处“世界遗产”,不管是古人运用智慧留下的杰作,还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都是奇迹的存在。
“我等你很久了,我胯下的猛兽象征力量,圆瞪的眼睛驱赶灾祸,头上的羽冠象征权力。我从5000多年前的太湖流域而来......”
当深沉的声音如同穿越时空,徐徐响起时,我已被影片中的画面所吸引,一点,一点,终于看到了它的全貌,原来是神面纹BOB半岛。
公元前3300年,良渚人根据所居环境,建立了中国最大的史前城址,他们还运用智慧,在古城外围,建立了世界最早的水坝。
如果说良渚古城遗址是人类战胜自然的见证,那如线条画一般的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便是人与自然的完美共生。
这里的人们,还保留着一些传统的习俗,比如每年都要回到村寨的源头祭祀。他们还会用自己的语言,念着祖辈们在这里生根的故事,以祈祷春耕的顺利。
如果说前两个“世界遗产”,人为的痕迹居多,那澄江化石地,便是大自然的杰作。
化石地不仅是时光留给我们的奇迹,也是一本无字的书籍,上面记载着演化的过程。
然而在沧海桑田的变迁中,海底的泥沙埋葬了许多动物,它们的尸体来不及腐烂,便成了永久的化石,亦成了千载难逢的宝藏。
看到此处,朵朵真是觉得,一道风景,打开一道心门,一处“世界遗产”,一处灵魂的撞击BOB半岛。
不管是祖先的智慧,还是大自然的巧夺天工,这都是一种奇迹,它们的存在,让我们更加敬畏自然,更加尊崇先辈。
自《中国微名片——世界遗产》播出以来,不仅视频得到了大家的喜爱,与之相关的话题,也频上微博热搜。
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内心深处的传统文化信仰日复一日的浓厚起来,大家对于我国所拥有的“遗产”也越来越重视。
《中国微名片——世界遗产》这一系列的纪录片,不仅仅是向世界展示我们的国家,更是向孩子们诉说祖祖辈辈留下的文化信仰。
所以,这也是一部适合孩子们看的纪录片,纪录片采用现在流行的短视频时效,不用担心孩子们会失去观看的耐心。
浪漫和俏皮结合的语言,优美的景致和栩栩如生的动画效果,如此“颜值和灵魂”并存,会让孩子在观看过程中,对历史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而且,在每一集的末尾,纪录片还隆重的打出文字,如同真的名片,把有关的信息,正式地介绍出来,就连哪年申遗,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最近,暑假和疫情相撞,很多人“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的计划也被搁浅,不如和孩子一起看《中国微名片——世界遗产》,帮助孩子建立更完善的世界观吧!
原标题:《美到窒息!央视用“5分钟”惊艳世界!一集封神,我不准你没看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