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半岛为你介绍中国23座最值得一游的古典园林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3-12-27 16:04:46    浏览:

[返回]

  BOB半岛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指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形式。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古典园林是独树一帜有重大成就的建筑BOB半岛。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

  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和建造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它既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宗教信仰、文化艺术等的综合体现和反映。

  巴蜀纪念性古典园林的典型代表。759年,杜甫因安史之乱流亡成都,在友人帮助下于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并在此居住了4年。在这期间,杜甫共作诗240余首,是其创作的高峰。其中就有大家耳熟能详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夜喜雨》、《蜀相》等。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之后历代都有修葺扩建。草堂占地面积近300亩,完整保留着明清时期修葺扩建时的格局,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知名度最高且最具特色的杜甫行踪遗迹地,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

  徽州古典园林的代表。地处黄山和西递、宏村两处世界文化遗产之间。清末民初名妓赛金花旧居。园内有其亲手栽种的海棠花,使用过的书斋、水井等物品。采用了徽州传统的造园手法,巧于因借,通过女儿墙、漏窗,将园外山容树色、田园风光之美收览无遗,让人领略到人工山水园与世外桃源般自然美景的完美结合。园内亭台楼榭、假山池桥、曲径漏窗、修竹古樟与傍水而建的直廊、曲廊、爬坡廊一同勾勒出一幅醉人的江南山水画。

  宋代江南园林,总占地57亩。在布局时将全园分成了三个“园中之园”,在景观的空间序列组织上,高低错落、曲折参差、起转承合、主次分明地组织各个画面,使各个区域空间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突出了中国古典园林对景观处理力求“小中见大”、“大中见小”的对比效果。现主要由古迹区、东苑和南苑(陆游纪念馆和连理园)三大部分组成。是陆游和唐琬爱情悲剧的见证之地。诗人在此留下了《春游》、《钗头凤·红酥手》、《沈园二首》、《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等著名诗作。

  建于清朝同治年间。园名意为“妆奁绮丽”BOB半岛。主要特色在于园与宅的分区设立,一改诸多江南私家园林宅院相合,宅中附园,园即为宅的设计。在造园风格上兼收苏州、扬州、杭州园林三种风格之长,妙用了“水随山转,山因水活”的叠山理水园论,以树木山池为主,建筑仅略做点缀,用大面积水域形成了以聚为主、散为辅,山水相随的布局。占地10000平方米,水面约2000平方米 。电视剧《红楼梦》、《聊斋》等在此拍摄。

  建于清朝时期。原为绸商宋端甫所建,命名“端友别墅”,俗称宋庄。后被汾阳人郭士林买下BOB半岛,改名为“汾阳别墅”,俗称“郭庄”。与西湖“曲院风荷”公园相邻。杭州现存唯一完整的私家花园,被誉为“西湖池馆中最富古趣者”、“西湖古典园林之冠”。庄园占地9788平方米,水面近30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629平方米,分“静必居”“一镜天开”两景区,布局典雅,别具情趣。园濒湖构台榭,有船坞,以水池为中心,曲水与西湖相通,旁垒湖石假山,玲珑剔透。庄内“景苏阁”正对苏堤,可观外湖景色。

  岭南古典园林的代表。始建于明代。占地面积为2.2万平方米。清晖园构筑精巧,布局紧凑,建筑艺术颇高,建筑物形式轻巧灵活,雅读朴素,庭园空间主次分明,结构清晰。利用碧水、绿树、古墙、漏窗、石山、小桥、曲廊等与亭台楼阁交互融合,集中国古代建筑、园林、雕刻、诗书、灰雕等艺术于一身。

  始建于元朝。总面积为2.4万平方米,其中池水面积7900平方米。是集园林、行宫、书院为一体,兼有中国南北园林之美的古典园林。以环水筑榭为显著特点,以水为胜,因荷得名,构成了一幅“湖中有景、景中含诗”的优美画卷,誉为“城市蓬莱”。

  小型江南古典园林的典范。始建于清朝。是任兰生被罢官返回故里后建造,园名引自《左传》中的“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占地面积5674平方米,建筑面积2622平方米。横向布局,从西向东依次是住宅、庭院、花园。住宅由门厅、茶厅、正厅及家人居住的两幢小楼组成。中部庭院是住宅和花园之间的自然过渡,主要是用来作待客之用。花园面积占整座宅园的一半以上,以荷花池为中心,假山、建筑、花木环绕周围。曲廊宛转延伸,环绕荷花池南、北、西三面,将园内几乎所有的建筑连接在一起。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始建于明代。园主秦燿因座师张居正被追论而解职。回无锡后,寄抑郁之情于山水之间,疏浚池塘,改筑园居,构园景二十,每景题诗一首。取王羲之《答许椽》诗:“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句中的“寄畅”两字名园。寄畅园的面积为14.85亩,南北长,东西狭。园景布局以山池为中心,巧于因借,混合自然。以巧妙的借景,高超的叠石,精美的理水,洗练的建筑,在江南园林中别具一格。北京颐和园内的谐趣园和圆明园内的双鹤斋均为仿无锡惠山的寄畅园而建。

  扬州古典园林代表。始建于清朝。被誉为“晚清第一园“。面积1.4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余平方米。分为东园、西园、园居院落、片石山房四个部分。片石山房系石涛大师叠山作品。1500米复道回廊,左右分流、高低勾搭、衔山环水、登堂入室,形成全方位立体景观和全天候游览空间,发挥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回环变化之美和四通八达之妙。

  始建于明代。园主人四川布政使潘允端经过二十余年的苦心经营,建成了豫园。“豫”有“平安”、“安泰”之意,取名“豫园”,有“豫悦老亲”的意思。占地七十余亩。西南与上海老城隍庙毗邻。按其主体建筑,可分成大假山、万花楼、点春堂、会景楼、玉玲珑、内园六大景区。园内有江南三大名石之称的玉玲珑、1853年小刀会起义的指挥所点春堂等。园内楼阁参差,山石峥嵘,湖光潋滟,素有“奇秀甲于东南”,“东南名园冠”之誉。

  扬州古典园林代表。本名保障湖,乾隆年间杭州诗人汪沆慕名来到扬州后将其唤作瘦西湖。是由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不同时代的城濠连缀而成的带状景观,并始终与大运河保持着水源相通的互动关系。在乾隆时期形成基本格局,总面积2000亩,水上面积700亩,主要分为14大景点BOB半岛,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誉。201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苏州古典园林代表。始建于北宋。是苏州最古老的一所园林。园主苏舜钦因感于“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题名沧浪亭BOB半岛,自号沧浪翁,并作《沧浪亭记》。好友欧阳修应邀作《沧浪亭》长诗。南宋初年曾为名将韩世忠的住宅。占地面积1.08公顷。沧浪亭造园艺术与众不同,未进园门便设一池绿水绕于园外。园内以山石为主景,迎面一座土山,沧浪石亭便坐落其上。山下凿有水池,山水之间以一条曲折的复廊相连。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苏州古典园林代表。始建于南宋时期。网师乃渔夫、渔翁之意,又与“渔隐”同意,含有隐居江湖的意思。占地约半公顷,是苏州园林中最小的一座。典型的宅园合一的私家园林。东部为宅第,中部为主园,西部为内园。亭台楼榭无不临水,全园处处有水可依,各种建筑配合得当,布局紧凑,以精巧见长。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苏州古典园林代表。始建于元代。因园内石峰林立,多状似狮子,故名“狮子林”。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15亩。建筑可分祠堂、住宅与庭园三部分。湖石假山多且精美,建筑分布错落有致。几经兴衰变化,寺、园、宅分而又合,传统造园手法与佛教思想相互融合,以及近代贝氏家族把西洋造园手法和家祠引入园中,使其成为融禅宗之理、园林之乐于一体的寺庙园林。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扬州古典园林代表。建成于清代。由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在明代寿芝园旧址上创建。“园内池馆清幽,水木明瑟,并种竹万竿,故曰个园。”分为中部花园、南部住宅、北部品种竹观赏区。以叠石艺术著名,笋石、湖石、黄石、宣石叠成的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融造园法则与山水画理于一体,表达出“春景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景惨淡而如睡”的诗情画意,被誉为“国内孤例”。

  主要景点有:四季假山、抱山楼、清漪亭、丛书楼、住秋阁、宜雨轩、觅句廊等。

  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唐代帝王游幸的别宫。始建于唐初,鼎盛于唐玄宗执政以后。他几乎每年十月都要到此游幸,岁尽始还长安。园林背山面渭,倚骊峰山势而筑,规模宏大,建筑壮丽,楼台馆殿,遍布骊山上下。安史之乱后,华清宫迅速衰落,汤池寥落,宫殿萧疏。因其亘古不变的温泉资源、烽火戏诸侯的历史典故、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西安事变”发生地而享誉海内外。

  中国古代皇家园林。曾是辽、金、元时期的离宫,明、清辟为帝王御苑。东邻景山,南濒,北连什刹海。占地69公顷(其中水面39公顷)。全园以北海为中心,主要由琼华岛、东岸和北岸景区组成。琼华岛上树木苍郁,亭台楼阁幽静,白塔耸立山巅,成为公园的标志。一进入园内,几乎每个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哼唱:“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苏州古典园林代表。始建于明代。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因前园主姓刘,盛宣怀之父盛康取其音而易其字,改名留园。占地面积23300平方米。现园分四部分,东部以建筑为主,中部为山水花园,西部是土石相间的大假山,北部则是田园风光。以建筑艺术精湛著称,厅堂宏敞华丽,庭院富有变化,太湖石以冠云峰为最,有“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趣”。其建筑空间处理精湛,造园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构成了有节奏有韵律的园林空间体系,成为世界闻名的建筑空间艺术处理的范例。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苏州古典园林代表。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始建于明朝。因官场失意而还乡的御史王献臣,取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意,名为“拙政园”。苏州存在的最大的古典园林,占地78亩。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花园开阔疏朗,中花园是全园精华所在,西花园建筑精美,各具特色。园中现有的建筑,大多是成为太平天国忠王府花园时重建。园南为住宅区,体现典型江南地区传统民居多进的格局,现建有苏州园林博物馆。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清代大型皇家园林代表。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始建于1703年。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历时89年修建而成。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大小建筑有120多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一座山庄,半部清史”。清朝前期的皇帝每年大约有半年时间在此度过,成为北京以外的陪都和第二个政治中心。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清代大型皇家园林代表。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前身为乾隆孝敬其母而建的清漪园。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888年重建,改称颐和园,取“颐养太和”之意。占地面积达2.9平方千米,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各种形式的宫殿园林建筑3000余间,大致可分为行政、生活、游览三个部分。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建造而成。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清代大型皇家园林代表。由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后改名万春园)组成,素有“万园之园”之称。园名取“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之意。始建于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乾隆在位期间格局基本形成。经过一百五十余年经营,终于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宏伟的皇家园林。占地面积3.5平方千米,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1860年遭英法联军抢掠焚毁,文物被掠夺数量初略估计超过一百五十余万件。后又历经多次洗劫破坏,最终变成一片废墟。现仅存山形水系、园林格局和建筑基址,假山叠石、雕刻残迹仍然可见。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