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黄河BOB半岛流域黑臭水体治理的生动实践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3-12-26 19:11:01    浏览:

[返回]

  BOB半岛“一城宋韵半城水,梦华飘溢伴汴京。”因水而兴、因水而美的开封,自古水系发达,北依黄河,是黄河生态带上的“北方水城”。北宋时作为国都,以蔡河、汴河、五丈河、金水河“四水灌都”;目前城内仍分布着铁塔湖、龙亭湖、包公湖等众多湖泊和黄汴河、东护城河、五丈河、大宋御、利汴河、惠济河等多条河流,水域面积占老城区面积的四分之一,“水中有城、城中有水”的风貌独具魅力。

  然而,近年来,河道淤积、污染严重、断面狭窄、水系连接不畅……众多水问题已成为制约开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为此,开封大力开展水生态建设,成功申报全国首批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全力治理并消除黑臭水体、开展古城水系复建、新老城区水系贯通等项目,水生态治理成效明显。通过一系列涉水工程的实施和水生态治理的生动实践,形成了“一河为源、两环相拥、四横五纵、十湖联通、水林田湖草湿地为共同体”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格局,取得了良好效果,赢得了民众称赞,提升了城市品质,奠定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基础。

  开封城市建成区内有10条黑臭水体,总长度46.5公里,分别为药厂河、南干渠、空军部队边沟、小汪屯沟、东护城河、黄汴河(南护城河、西护城河)、北郊沟、东干渠、惠济河、东郊沟。2018年,开封入选全国首批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经过三年治理,10条河流全部消除黑臭,达到长治久清BOB半岛,昔日的“污水河”,经过华丽的蜕变,宛如一条条青丝带环绕古城,水韵十足。

  针对10条黑臭水体,开封根据每条河流域区域、周边环境、人文特点等不同要素因河施策,充分发挥综合效益。

  2017年实施的一渠六河项目,将北郊沟、黄汴河、东护城河、东干渠和惠济河5条黑臭水体治理纳入其中,经过三年治理,已于2020年5月1日全部通水。该项目通过城市河道治理和古城浓厚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成功打造了开封旅游的一张新名片。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对此进行了两次报道,《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进行了连续报道,形成了黑臭水体治理的“开封经验”。

  由于水源为周边居民的排污和农田退水,铁南区四条河流(小王屯沟、药厂河、南干渠BOB半岛、空军部队边沟)脏污不堪。对此,开封采取了河流周边截污纳管、河道生态修复、河道两侧因地制宜建设绿地等举措,让昔日的污水河一跃成为市民游客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东郊沟作为开封东区贯穿南北的一条河流,全长9.5公里,治理前是排污河。2019年,开封对东郊沟全线进行了截污和生态修复建设。治理后的东郊沟成为城市东区的一条靓丽风景线。周边环境明显改善、宜居宜业宜游水平显著提升,间接带动城市东区的经济发展。

  落实黑臭水体治理工作,项目建设必不可少。在治理过程中,开封坚持系统治理理念,从河道截污纳管、排水管网改造完善、污水转运处理能力提升、河道生态环境治理、河道活水引入补源五个方面出发,共谋划了5大类39个项目,总投资达68亿元。在河道截污纳管方面,实施了所有河道周边的截污纳管、沿河闸门改造建设工程。在排水管网改造完善方面,实施了黄河大街、晋安路、宋城路、西环路、滨河路、建设路东段、新宋路、东京大道等道路的排水改造工程。其中,黄河大街综合整治工程是排水管网改造的龙头项目,全长超过9公里,沿线学校单位众多,通行压力大。开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为降低市民出行影响,市城管局采用超常规方式,各项工序压茬进行、梯次推进,将原计划2020年9月份完工的工期压缩,快车道在2020年5月中旬就实现全线月中旬工程全部完工,创造了黑臭水体治理的“开封速度”。在污水转运处理能力提升方面,实施了东区和西区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北区净水厂建设工程、东京大道雨水泵站、汴京路雨水泵站和全市17座泵站的改造工程。在河道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实施了一渠六河建设项目、铁南区四条河流以及马家河、东郊沟生态修复工程。在河道活水引入补源方面,实施了东郊沟上游补水工程、黄汴河上游补水工程、水源地建设工程等。同时,为完善开封黑臭水体治理顶端设计,为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数据支撑,开封还谋划开展了全市管网清淤普查和河湖水环境监测系统建设项目,对全市406公里污水主管网和2700余座污水井进行全面清淤和普查。一方面,建立排水管网的地理信息系统(GIS),摸清城市排水管网的“家底”;另一方面,建设全市水环境监测系统,对全市所有河湖和排水管网的水质实现实时监控。

  一是全面提升理念。开封市委、市政府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把丰碑树在湖泊旁、把政绩融入碧水中”的政绩观,增强在黑臭水体治理方面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二是政府高位推动。将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纳入2019、2020年市政府重点工作责任目标,明确项目安排和工作重点,建立黑臭水体治理重点项目工作台账,列入财政专项资金计划。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就相关工作推进提出明确要求和部署。市委书记高建军在调研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时强调,开封被誉为“北方水城”,如今面临一系列重大战略机遇,做好水文章大有可为。想做出特色做出亮点,就必须牢牢守住环境保护底线,标本兼治推进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为达到统筹兼顾、综合协调的效果,开封成立了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建设指挥部,实行城区黑臭水体治理、河长制落实,水环境攻坚统一调度、综合治理。三是完善14项机制,为长治久清打好基础。全面落实河长制,市领导带头巡河;建立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理体系,明确责任人;建设全市水环境监测管理系统,对全市黑臭水体和排污口定期监测评估;通过12369环保举报热线城市管理热线建立信息公开、公众举报及反馈机制;将黑臭水体治理和海绵城市建设有机结合;对黑臭水体建设资金列出专项使用计划,全市统筹安排,保障治理资金足额到位,出台《开封市黑臭水体治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开封市黑臭水体治理项目绩效评价办法》等制度,对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开展全周期绩效评价。

  开封作为全国首批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之一,在治理过程中摸索形成了几点经验。一是高度重视BOB半岛,提前准备。一直以来,开封高度重视水问题,针对城区水系谋划了一批建设项目,但由于地方财力有限,项目进展较慢。“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18年,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组织申报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开封紧抓机遇,在短时间内形成治理方案并通过国家部委考核,成功入选。这主要归功于开封高度重视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有长期谋划的准备和经验、形成的方案着眼实际且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入选示范城市、获得国家财政资金支持,进一步坚定了开封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决心和信心。二是坚持系统治理。黑臭水体治理,表现在水里、根子在岸上。因此,开封在治理过程中,始终贯彻系统治理的理念,不仅注重河道治理,更注重管网完善、处理能力提升、生态修复提质、长效机制建立,坚持统筹解决黑臭水体治理的难题。比如,在对10条黑臭水体进行截污纳管、垃圾清理、河道疏浚、生态修复的基础上,更新改造城区17座泵站,城区上游新建北区净水厂,对原有污水处理厂进行扩容改造,使全市污水日处理能力由33万吨提升到47万吨,同时结合城市老旧小区改造,逐步对老旧小区、城中村进行雨污分流,实现污水收集处理的提质增效。三是充分发挥补助资金的撬动作用。黑臭水体治理是持续性工程,资金需求量大,“钱从哪儿来”是大问题。开封财政底子薄、历史负担重,单靠财政投入很难满足黑臭水体治理要求,因此充分发挥中央资金的撬动作用,利用中央补助的6亿元资金,结合各级财政资金投入的10.95亿元,吸引社会资本51.8亿元,采用PPP模式、特许经营模式开展了一渠六河和涧水河建设、北区净水厂、污泥处置项目、东区和西区污水处理厂扩容、包公湖污水处理厂、华夏大道建设等项目,有力支撑了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四是实施绩效管理,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开封黑臭水体治理项目严格按照工程建设规范实施,财政部门全程进行跟踪评审,并实施绩效评价,对项目实施中需要调整和取消的内容及时进行变更,节约项目资金。如:黄河大街综合整治项目,计划投资3.5亿元,主要建设内容是对黄河大街进行道路和管网改造,对两侧街景进行整治(9000万元)。在工程进行时发现,两侧的街景整治还不具备条件,因而暂停建设。在进行管网改造中,经实际查看,原计划进行重建的雨水管网现状良好,仍能发挥排水作用,不需重建,雨水管网上面还可增加绿地。因此,财政部门提议调整设计,不再重建雨水管网,应调整路面结构、增加绿地面积。经过调整,节约工期30天,道路两侧新增绿地面积12万平方米,节约财政资金1400万元。五是超前谋划,进一步开展深度治理。目前,开封已经对全市排水管网进行了全面普查检测,摸清了城市管网的家底,且通过编制《开封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开封市黑臭水体深度治理行动方案》《开封市污水处理厂一厂一策实施方案》,对全市管网雨污混接错接情况、雨污分流情况、污水水质变化情况进行梳理,并分区域、分类别形成工程措施,制定分年度深度治理计划,逐年开展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和黑臭水体的深度治理。

  作为我国重要的旅游城市,开封不仅着眼于确保黑臭水体治理达标,更注重治本,更希望通过提高生态质量、改善生态环境,探索如何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推动城市绿色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贡献。

  近年来,开封按照“以水润城,城水共生”的总体要求,致力开展城市水系的恢复、水体环境的治理、新老水系的贯通、滨水景观的建设等工作,有效开展了宋都水系、一渠六河、汴西湖、汴西水系等水生态建设工程,重新打造了利汴河、五丈河、广济河、大宋御河、黄汴河、涧水河、东护城河、惠济河等城市水系,逐步完善形成了古城成环、新区成网、互联互通的城市生态水系网络。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开封将古城遗迹、特色建筑、历史文化、菊花文化与水系建设充分融合,形成一河一主题、一湖一特色,充分展示了城市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特色。通过改善古城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实现了老城区的有机更新,使老城区重新焕发活力;通过新区水系建设,使新城区更加彰显新时代开封欣欣向荣的城市活力,促进了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开封因此逐步成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宜居城市。

  宋都水系工程建设内容是重新打造开封古城区内四条河流(大宋御河、五丈河、广济河、利汴河)和五个湖泊(潘家湖、杨家湖、包公湖、铁塔湖和阳光湖),实现城内河湖的连通,先后开展了三期工程。一期工程修建了长1600米的广济河,将龙亭湖和铁塔湖连接起来;修建了600米长的利汴河城内段,将城内河湖与城外水系连通起来;以水系为载体打造艮岳园林,使之成为一期工程园林文化景观的主体和灵魂。二期工程中,大宋御河建设是该工程的重头戏,北起龙亭湖、南至包公湖、全长1900米,以水路为脉络从北至南设置了集锦园、春花园、夏荫园、秋韵园、冬凝园,以宋代桥梁为蓝本建设了大小15座景观桥,全面改善了古城西北部的自然生态环境,通过丰富的人文景观,给宋文化的传承发展赋予了新的活力。三期工程主要连通铁塔湖和阳光湖,在原古汴河遗址改建河道,全线重点体现宋代东京城的商业文化。宋都水系工程的建设使古城区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一渠六河,包括西干渠、东护城河、西护城河、南护城河、北护城河(涧水河)、利汴河和惠济河,总治理长度28.6公里。一渠六河的河道占开封10条黑臭水体的一半,长期以来“有河无岸、有水皆死”。因河道年久失修、污泥淤积,岸边房屋破旧、参差错落、拥挤不堪,大量老旧生活区污水直接入河。项目将河道清淤、河岸生态、生态修复、截污纳管、提升污水转运处理能力等进行综合治理。在治理过程中,一是采取倒逼机制,加强部门联动,建立台账,要求“谁的责任谁消化”,倒逼城管、生态环境、水利以及沿河基层等部门、单位落实好河长制等14项职责,开动脑筋,出主意、想办法,解决难题。二是铁腕治污,标本兼治。坚持黑臭水体整治与排污口整治相结合、河道综合治理与专项工程治理相结合、工程措施与技术性措施相结合,彻底解决水体黑臭的问题。三是水岸同治,还河于民。沿一渠六河河岸打造出路畅、岸绿、景美的景观带,统筹推进水、城、田、园、林、路等综合治理和提升,着力实现“水清、岸绿、路畅、惠民”目标。

  通过上述措施,新增绿化面积4000多亩、绿道39公里,修复构建了良好的河道生态系统,同古城墙、环城绿带一起,形成“三环抱城”,再现开封历史上“水中有城,城中有水”的北方水城风貌。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群众的出行、休闲、健身、娱乐等需求,形成了居民“15分钟生活圈”,覆盖面积约38平方公里,惠及居民约50万人。从经济效益看,预计每年能增加800万人次来开封旅游,将带来4亿元消费、解决2万多人就业、增加1.6亿元以上的财政收入,实现反哺于民,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建设理念。

  开封西湖位于开封新区和老城区之间,自北向南以龙形成为衔接新老开封城区的生态绿地。总面积12000亩,水域面积约8000亩,南北长5.6公里,东西两岸最宽处1.2公里,最窄处211米。依据北宋时期的“汴梁八景”规划建设了西湖八景和32处小景,有隋堤烟柳、汀州冬雪、瞻影行云及金池夜雨等景观。此外,还复建有北宋时期的魁星阁、琼林苑、宴宾楼、西院等园林古建13处。

  一泓清水、湖波荡漾,回廊庭院、雕梁画栋,数千亩的辽阔水面,千年文化与美丽景观自然融合,开封西湖以独特的魅力呈现了“皇家气象、城市命脉、宋词风韵、休闲去处”的风格,已经成为一颗璀璨的开封明珠。

  汴西水系作为开封新区城市重要的水基础设施,是水城田林一体的“生态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一湖两区三纵四横”的水系空间布局,将中心区一处湖泊中意湖、碧水河、马家河两条东西向城市河道以及运粮河、清溪河、秀溪河、马家河北支四条南北向城市河道有机联系在一起,共同构建和谐秀美的新区水系网络和滨水景观。目前中意湖BOB半岛、碧水河已经建成,马家河、汴西湖二期、晋安河、秀溪河、秀溪河湿地等骨干项目正在建设中。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是开封全力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推动绿色发展与民生建设有机融合、打造“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城区绿化格局的有力之举。一是紧抓重大工程改善提升城市面貌。结合北方水城的特点,实施了城市水生态工程,将龙亭公园、铁塔公园、汴京公园、清明上河园、翰园碑林、开封西湖与城市水系融合,充分再现了北宋京都开封“碧济绕城”的历史风貌和现代开封“蓝绿交融、宋风宋韵”的城市新风貌。二是建设百姓身边的绿地。结合老城区、棚户区改造,连续三年在城市居民区周边分区分片新建了超过100块街旁绿地和游园。这些绿地面积大小不一,但直接服务百姓日常生活,使广大市民特别是老城区居民“300见绿,500米见园”,切身感受到走进绿地、融入绿地的“绿色福利”,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16平方米,城区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5%。三是密织林荫路网。开封根据老城区道路较窄的特点,在绿化隔离带增加一排乔木。随着苗木的成长,生态效益逐步体现,大大增加了城市绿化的绿视率,城区道路形成林荫路网,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7.75%,绿化覆盖率达到42%。四是大力推进环城墙绿化景观工程。环城墙景观带将园林绿化与古城墙充分融合,自2005年起已经实施了8期,累计投资超过11亿元,新增绿地面积超过60万平方米。各具特色的环城墙公园,充分体现开封“以文化城”的城市建设理念。

  开封立足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大力推进“百城提质”工程及“城市双修”工作,以连接旅游景区、文化街区、商业中心的城市主干道为亮点,大力开展街景整治工程,拆除违章建筑,规范户外广告,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提升城市面貌。

  大梁路(东西大街)是开封东西向的城市主轴线,也是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大梁路街景整治主要对沿街建筑立面进行维修、改造,改变临街建筑外观陈旧、观瞻效果差等状况,营造整洁优美的市容环境。经过精心打造,整治后的大梁路顿时吸引了广大市民和中外游客的目光,与古城相映的街景整治,一时间在网上引发了舆论高潮。此外,中山路、大梁路、解放路、学院门街、寺后街、迎宾路、包公湖环湖路、龙亭环湖路、鼓楼广场等20多条道路同步提升。市民感受颇深的多处“搓板路”得以改造,路面平了、通行畅了、亮化美了、城市更靓了。

  从2019年起,开封结合城市更新改造,按照控总量、减存量、保长效的总体目标,以和谐拆违、依法拆违为总基调,全面深入推进违法建设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拆除违法建设593万平方米,拆除各类门头、广告牌匾、报刊亭等共计12万平方米,拆除占压燃气设施的违章建筑1152处。仅2020年,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就拆除违章35万平方米。在拆除违章的同时,坚持拆除、清理、修复齐步走、共推进,统筹城区拆违后的修复工作,对拆违腾退出来的空间和土地,边拆边改边规划,及时跟进拆后修复治理工作,确保拆除一片、清理一片、美化一片,把腾出来的土地用于公共服务设施、城市园林绿地的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和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近年来,开封逐渐加大对亮化设施的提升改造力度,对城市景观照明提升改造实施统一方案、统一亮度、统一实施、统一验收,逐步形成了环城墙周边、龙亭湖景区、包公湖景区、三环亮化区域以及西湖景区、大梁路等主干道沿线亮化区域。各区域在城市建筑、水域、公园、历史街区、道路两侧设置与之匹配的灯光环境,以灯做笔、以光为墨、结合水墨丹青的中国山水绘画技法,通过点线面的结合,勾勒出各类建筑的整体结构,凸显脉络感和立体质感,全面展现开封水系、湖泊、古建筑的夜景景观效果,将开封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文化意象全面展现给世人,彰显古城开封独特的城市魅力。2021年春节,一排排福灯、一盏盏红灯笼、一组组树灯……夜幕下的开封处处流光溢彩。“古城开封的年味儿真是浓!”“不愧是大宋不夜城,夜景实在太漂亮了!”开封夜景火出了圈,被全国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再现“大宋不夜城”的盛况。

  城市是人民美好生活的有力依托。开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城市管理“三化”(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开展“八个专项”整治(架空线路、街景立面BOB半岛、城市道路管理养护、建筑垃圾、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提升、静态停车、户外广告、施工工地围挡整治),以持续提升城市品质,不断为民生幸福加码。

  井盖直接关系到市民出行的安全舒适度,理应高度重视。开封下足“绣花功夫”开展“井盖革命”。对全市所有井盖打卡普查,建立GIS系统,问题井盖三年更新改造完成,市民对此惊喜万分:“路上的井盖一夜之间全变了,不仅整齐美观,也不晃荡了,车撵上去也没有颠簸感!”

  自2020年以来,开封大刀阔斧整治背街小巷,先后完成108条群众反映强烈的背街小巷改造。在改造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一路一策,精准实施。除了修整黄土、破损、笆砖等路面,还补齐或修缮了所有背街排水、绿化、亮化等设施,根治了脏、乱、堵等民生“痛点”,让城市“里子”亮了起来。同时,开封坚持推进架空线路入地,亮出最美“天际线”。已完成黄河大街、西苑小区周边、西坡街周边、晋安路东段、曹门大街、华夏大道等13条道路架空线路入地工作。

  小厕所饱含着大民生,关乎群众获得感,是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2018年以来,开封精准实施“厕所革命”这项省、市民生实事工程,新建、改造1630座公厕、14座环卫驿站和27座环卫工人休息亭。全方位开展“清扫革命”,在实现环卫一体化作业、“一把笤帚”扫到底的基础上,实现了作业模式由“扫地”到“洗地”的“革命”、天亮开始作业到天亮前结束作业的“革命”,推动了环境卫生质量提档升级。

  执法有温度,擦亮城管名片。亮明身份、开启执法记录仪、耐心劝导告知……开封城管执法人员,用温情的文明执法方式化解了乱象,更赢得了民心。开封城管深入开展执法队伍培训及队容风纪专项检查督察,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将规范执法、文明执法贯穿执法各个细节,让城管治乱变顺利了,让城市管理更有温度了。

  充分利用大数据,发挥城市数字化监督管理系统作用,对全市建成区实施网格化管理,将市区细化为122个管理区域、13868个单元网格,确定城市管理部件7大类98小类、城市管理事件6大类76小类。分布在全市范围内的200余名城管监督员从7时至22时,及时解决和处理城市管理的突出问题。将智慧城市建设与网格化管理、数字化应用和社会协同治理充分融合,全面开展“信息化+网格化+应用化+协同化”的城市治理体系改革,加快城市治理智慧升级,智慧城市建设迈上一个又一个台阶。

  撸起袖子加油干,敞开胸怀带头干。站在“十四五”新起点,开封以人民需求为导向开展城市功能品质的提升,把落脚点都放在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中,绣出了更加精致的汴梁城!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安委会主任倪虹主持召开安委会全体会议,深入学习习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精神,传达李强总理批示精神和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研究部署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安全生产工作。

  提升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发展水平 系统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习于2020年6月2日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推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全过程各环节。

  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房地产金融工作,多次出台房地产金融支持政策,指导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

  12月21-22日,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住房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倪虹作工作报告。参会代表纷纷表示,部长所作的报告站位高、寓意深、举措实,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实践性,为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明确了方向和路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日前强调要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为什么启动新一轮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保障对象是谁?谁来建?如何管理?

  浙江省宁波市自2020年7月被纳入全国第二批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城市以来,多措并举、持续拓展租赁住房房源。其中,在盘活闲置的国有住宅,为新市民、青年人提供租期稳定、租金相对较低的租赁房源方面,探索出一条具有宁波特色的路径。

  夯实基础 深化改革推动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