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纪录片谬误之《中国古典园林之旅》之BOB半岛苏州园林篇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3-12-21 11:43:08    浏览:

[返回]

  BOB半岛还有,就是请了另外一位所谓的专家来讲苏州园林为什么被建出来的。他说到,是文人和商 人的结晶,不仅仅是文人的内涵体现,也是商人的需求结果。再次雷倒!!!要知道,古典园 林中,北京是皇家园林、扬州大部分是盐商建造、无锡园林是近代商人建造,苏州园林几乎都 是古代文人或者为官者退隐后建造,几时成了商人需求而建造的?苏州几十个园林,有几个是 商 人 建 造 的 ? 象 狮 子 林 原 来 是 寺 庙 , 后 寺 、 园 分 开 , 也 是 给 做 官 的 , 是 直 到 1917年 才 被 上 海 颜 料巨商贝润生(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的叔公)从民政总长李钟钰手中购得BOB半岛,稍加修整才成 如今的模样,所以,到贝氏手中时,狮子林早建好了。所以,哪怕最后真的是商人买下这个园 林,也不是他建造的,只是经过了部分修整罢了,所以把苏州园林定位说是商人需要而建,也 是不正确的,苏州园林还是定位于文人园林为好。

  首先,当讲解员说到苏州靠近太湖,苏州园林的建筑艺术受太湖山水的影响,所以就介绍太 湖 , 其 中 有 一 句 说 到 : “太 湖 360平 方 公 里 ”! 这 就 是 个 常 识 问 题 了 , 太 湖 是 我 国 第 三 大 淡 水 湖 , 百 度 一 下 就 知 道 面 积 是 2250平 方 公 里 , 加 上 湖 中 岛 屿 大 概 在 2425平 方 公 里 , 怎 么 会 突 然 变 成 只 有 三 分 之 一 了 呢 ? 一 想 , 原 来 是 受 一 句 古 语 “太 湖 三 万 六 千 顷 ”的 影 响 吧 ? 按 照 1公 顷 =0.01平 方 千 米 (平 方 公 里 ), 所 以 太 湖 变 成 了 360平 方 公 里 吧 ! 可 是 , 首 先 , 我 国 古 代 所 说 的 顷 , 与 现 在 的 公 顷 是 不 同 的 , 是 两 个 概 念 。 其 次 BOB半岛, 这 本 是 一 种 虚 称 , 意 思 就 是 太 湖 的 面 积 辽 阔 , “三 万 六 千 顷 ”和 古 代 的 九 的 概 念 差 不 多 , 不 一 定 是 实 指 , 央 视 竟 然 用 现 代 的 概 念 直 接 替 代 了 这 个 虚 指 , 连 都不会,杯具啊!

  其次,是请了一位苏州的大概是什么专家,在介绍苏州拙政园中部园区的最典范的建筑艺 术 “借 景 ”时 , 应 该 是 不 远 处 “北 寺 塔 ”被 园 子 成 功 借 景 , 但 是 , 由 于 这 位 专 家 的 苏 州 口 音 比 较 重 , 而 片 子 制 作 者 不 知 道 是 “北 寺 塔 ”, 下 面 的 解 释 字 幕 竟 然 成 了 “百 寺 塔 ”。 当 时 , 我 看 得 目 瞪 口 呆 BOB半岛, 要知道,北寺塔和虎丘塔一样,是老苏州的代表,央视竟然把这代表的名称都搞错了,苏州哪 来 的 “百 寺 塔 ”啊 ? 真 的 是 应 验 了 苏 州 的 一 个 地 方 方 言 笑 话 了 , 说 外 地 人 不 知 道 这 座 高 大 的 宝 塔 叫 什 么 名 字 , 就 问 一 个 苏 州 人 , 苏 州 人 用 并 不 标 准 的 普 通 话 告 诉 他 , 叫 做 “北 寺 塔 ”BOB半岛, 可 是 外 地 人 听 成 了 “不 是 塔 ”, 心 里 纳 闷 , 明 明 是 个 塔 , 怎 么 叫 不 是 塔 呢 ? 只 不 过 这 里 成 了 “百 寺 塔 ”啊 ! 央 视 再 次 “雷 ”了 一 下 啊 ! 其 实 , 北 寺 塔 原 名 报 恩 寺 塔 , 是 三 国 赤 乌 年 间 孙 权 为 报 母 恩 而 建 的 报 恩 寺中的塔,因为寺庙位于苏州市城北,老百姓都喊北寺,塔也叫北寺塔。

  央视纪录片,应该是一个正确传播文化知识的媒体,而不是传播错误信息的媒体,无论这个 纪录片是几时做的,当时就应该细致认真,而不是连最基本的常识都会错。现在的纪录片是越 拍越象电影或者电视连续剧,但是,纪录片是记录史实的,不是野史或者道听途说,应该以认

  真、细致、虚心的态度对待每一部片子,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大家认可和赞扬的媒体啊! 2011年 12月 26日

  近来,一直在看各种纪录片,特别是与旅游有关的,看完《天下钱塘》后又找了一部央视较 老的纪录片《中国古典园林之旅》,共七集BOB半岛,讲了苏州、无锡、扬州、杭州等七个地方的古典 园林,其中感觉有不少谬误。就以《苏州园林》篇为例,至少有三处较重大的错误。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