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半岛体育园林景观设计十篇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3-12-04 08:11:39    浏览:

[返回]

  半岛体育风景园林是城市规划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植物景观是风景园林中最具生命力的要素。植物景观的设计能够淋漓尽致地体现整个风景园林的理念,从而提升城市的园林气息。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园林建设专家设计了不少以非生命物体为表现形式的作品,随着社会文化地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植物本身的魅力。所以只有做好植物景观的设计工作,才能够把风景园林设计得更好。

  植物景观的设计当前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到现在为止,已经出现了不少好的作品,对以后的风景园林设计起到了很好的指引作用。同时,在这个植物景观大量产生的前提下,对风景园林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相关的内容也复杂多样起来,使得其专业化越来越强。

  由于现代园林植物景观项目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花样也越来越多元化,在面对这样大跨度的植物景观设计时,设计师在对待项目的认识过程中应该抛开传统的设计概念,从植物景观的内部思考。传统的植物景观设计理念大多局限于植物的景观设计层面,现代风景植物景观应从多个领域,不同的视角来设计合理的植物景观体系。

  植物景观是风景园林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评价一个风景园林作品的好坏就要看其呈现后的真实效果。目前,风景园林师在工程实践中会出现缺乏对植物各项指标的认知,以至于影响实际的施工建设,造成建设后的效果与设计相差很远。因此,植物景观的设计和在施工中对设计理念的调整很重要。一套完整的园林植物景观体系可以解决很多在植物景观规划建设中的问题,开阔植物景观设计层面的思路,明确植物景观设计内容,为园林植物设计师提供一套合理可行性强的工作方法。

  指导植物景观立意的关键就是现状分析,对于现状分析的认知度直接关系到后续工作的顺利程度,这一阶段分为3部分,即资料收集、现场调研、周边考察。其中,资料收集不仅包括当地气候、地质、土壤等的基本概况,还需要知道与古树名木有关的典故内容等。现场调研主要是搜集园林场地信息的过程,具体包括场地的生态因子,比如已有的植物资源、地形、土壤等。而周边考察除了要了解场地内的基本概况外,还要了解场地所在城市的绿化情况,通过了解周边大环境,可以更加准确地掌握整个规划用地的特征。

  要以城市全面规划中的园林植物景观系统为总思想,确定规划中所用地的绿地类型,进一步对规划结构进行分区,进而确定植物景观的规划思路,提出植物景观规划的亮点。

  规划方案设计是在概念规划阶段的调整,需要从宏观层面深入到内部的点的设计层面。这需要正确理解规划内容的理念,以植物本身的特色为基础,进行深入设计。

  初步设计是在方案设计后进行的又一次深化设计,是对设计方案内容的调整过程,初步设计完整的利用传统园林植物设计原则,在项目实践中,要充分与方案设计相结合。

  植物种植施工、工程施工监理、工程预算和验收的依据就是植物施工图设计。植物设计施工图对初步设计进行调整后,需要表明植物的名称、种类等。植物要表明与建筑物周围环境各距离尺寸,对需要特别说明的应配合植物景观的设计图。

  由于施工的过程是个复杂的过程,很容易出现问题,从而就不能保证与设计理念相一致,这种情况通常需要设计师在施工现场进行配合。怎样才能完美地解决问题,还不影响设计师的设计初衷非常重要。另外,在施工过程前、中、后的阶段,对植物的养护管理尤为重要,如果一时忽略了植物的养护工作会达不到预期效果。

  随着都市主义景观的设计风格不断的变幻、发展,植物景观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在大量的实践中也得到了印证。当代社会飞速发展,植物景观设计在风景园林中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大规模的设计项目中,植物景观的设计思路和程序十分重要。只有采用合理的设计原则、方法和程序,才能够大大提升工作效率,保障安全的工作进度,进而可以很好地控制设计项目的实施效果,满足人们对风景园林植物景观的各种设计需求。

  园林植物与园林中的地形、建筑等一起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它用自己独特的自然属性形成的植物景观,有力冲击着人们的视觉和心灵。作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一部分,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已经成为衡量风景园林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当前现代园林分为2类:以人的需求为主,以植物材料为辅。以现代建筑为主的设计大多属于这类,都是以建筑造型的特征、需要来进行植物景观塑造;以顺应自然为主,人工模拟自然,从而营造出近自然的人居环境。这类通常用于城市大型绿地、郊野公园等。在这里所论述的是第2类园林即风景园林。对原生景观的保护要从生态环境、风景环境等大环境出发进行综合保护,把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良性循环作为宗旨,并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收集一些相关资料,例如地方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当地的气象、土壤、地质情况等。对场地信息如现有植物资源、地形、土壤等进行调研。现有植物对园林景观有着重要影响,所以要对现有植物的种类、体量、生长情况、病虫害敏感度、与新建筑的关系等进行调研,并尽可能在新的规划设计中运用到。植物的种类、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形,所以需要了解与植物景观有关的地形状况,如坡度、有无明显陡坡等。制定种植计划也会受到土壤的影响,所以必须根据项目情况,有针对性的对土壤的EC值、pH值、磷等理化性质进行测定。选择植物种类会受到水文的直接影响,所以需要具体了解场地内水源的位置、容量,年度洪水循环周期等。除了了解场地内的情况,还应该对场地周边的绿化用地状况进行一定的考察。

  在进行植物景观的规划过程中要把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作为指导,把规划用地的绿地类型弄清楚。再依据规划设计的定位、主题,结合风景园林现状,提炼出植物景观在风景园林中的规划设计的立意半岛体育。在进行概念规划时,必须把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目的、基调弄清楚,并把宏观整体把握植物景观的结构、内容作为建设植物景观的核心。具体来说需要进行植物景观的空间、特色、时序、色彩、树种、群落结构的规划。

  方案设计主要是对概念规划的内容进行调整、深化,这就需要从宏观规划深入到细小的设计中。方案设计要在充分理解规划内容之后,把植物特色分区作榛础对相对完整的植物群落进行深化设计,其中有群落的空间、平面、立体设计以及植物材料的选择。

  初步设计是方案设计的进一步深化,它对方案设计的内容进行了细化、调整。植物的种类、位置等需要在初步设计中明确下来,此外,植物的数量、行距需要规划好,现有植物也需要标明。通常初步设计要与方案设计结合起来。

  进行植物种植、工程预算、验收等工作都需要按照植物施工图设计来进行,所以植物施工图设计应该能够确切地展现出种植设计的内容、意图[1]。在实际工作中,植物施工图设计可以根据初步设计进行一定的调整,然后把植物种类、栽植位置、植物规格等标清楚。在绘制的过程中要与放线网格、尺寸相结合半岛体育。对关键植物要把它与建筑物、道路等的距离尺寸标注清楚。那些种植设计复杂的地段,可以将其分为乔木、灌木种植物2种。此外,也要以项目为依据编写专门的植物工程说明书、植物材料表。其中植物材料的选用情况、苗木栽植方法等要在植物工程说明书中体现。项目所用苗木的序号、拉丁学名、数量、中文名称等要在植物材料表中体现。

  在实际种植施工时总会遇到设计时没有预见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对预设的设计理念、景观效果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设计师必须对设计的现场进行有效调整,这样问题既能得到有效解决,预期效果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设计的现场调整在植物景观的营造过程中很重要,直接影响着其是否可以达到预期效果。

  在可持续性设计等思潮的影响下,植物景观在风景园林中作用越来越大,因此必须把握好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程序、方法等,保证设计的质量。

  园林景观设计是城市规划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的生态环境、陶冶人们的情操,它也是对一个城市文明和文化的象征。园林景观设计反映了人们的审美观和时展的步伐,同时还体现出了人们对理想空间的一种渴望心理,都希望可以生活在令人身心放松的美好环境中。随着近些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提高,促使着现代化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也不断提高,城市园林建设中对城市绿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它不仅可以很好地改善城市环境,还可以优化城市功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重视,我国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直接关系到我国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园林景观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个城市人们的居住水平的高低。城市园林规划建设不仅仅是单纯的种植树木、花草、摆雕塑、设置桌椅,还需要通过合理的种植密度、空间布局划分来达到良好的景观效果从而体现生态功能性。以科学的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达到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城市生态系统的改善,以此促进城市综合生态环境的改善,为营造良好而又舒适的人文生态城市奠定基础。那么就需要将城市园林建设的生态观赏性与功能性充分结合,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才能打造出居住舒适性城市,保证休闲运动的顺利开展以及投资环境的健康建设。

  1.围绕城市生态环境进行园林景观风格设计。城市规划建设是对园林景观的设计风格进行规划和设计,它必须围绕城市生态环境进行。在当前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人员往往会过于管着景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外来植物的引入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所以在进行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时,要求设计人员不仅要注重景观设计所带来的美观性和实用性,还要注重景观设计中所选用植物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尽量选用本土植物,不仅可以起到保护本土生态环境的作用,还可以大量的节省开支。同时,通过大力引用本土植物,充分利用原有树木和苗木,以大苗为主,进行适当密植,选择既具有观赏价值,又有较强抗逆性,便于管理的树种,保证园林植物由是以的还说呢国泰环境和植物配置,必须要适应植物生长的生态习性,保证高度适应和适应近期、远期景观的要求。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发展,还起到了保护当地生态平衡的作用。大力应用本土植物还可以在一定出程度上为打造城市特有的景观或是植物景观奠定基础,促进城市总格文化氛围的建设。比如长沙市滨江公园水景区,就是以垂柳为骨架,辅以花桃种植,形成桃红柳绿的水岸风情,水面种植荷花、睡莲等,使得本土植物可以得到长久的发展,推动城市绿化和经济文化的共同建设发展。

  2.围绕园林文化进行园林风格设计。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园林规划中经常会出现多种表现方式来突出园林主要发展方向。一般在城市园林建设中主要有两种建设方式,一种是对原有场地进行改建,另一种就是选择新的场地进行建设。无论是哪一种建设方式都必须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开展,在城市原有园林场地的规划建设中,因为原有的基础建筑风格已经决定了园林设计整体风格,所以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以原有建筑风格为基础进行景观的规划和设计。设计人员要做好实地考察,对园林原有建筑风格进行分析,了解原有建筑物的历史,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怎样添加新的元素,以适应现代化城市发展需要,最后再来开展合理的园林景观规划建设工作;而对于新建园林景观规划建设要根据园林主题,对场地地形、城市所在地气候条件以及本土植物的生长特点等进行评估后,再来确定景观设计的主题思路,从而开展城市园林的景观规划建设工作。

  3.开展互动性的园林风格设计。城市园林景观规划建设应该以互动性的景观为基础,从而开展景观的规划设计,通过互动性的景观可以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生活环境。在现代化的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很多的景观规划和设计都是单纯意义上的景观设计,只是为了满足欣赏需要,而忽视了人们与景观的互动性,比如在很多园林景观规划中,就有很多假山、雕塑等单一的景观。但是,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和设计更多的是要将观赏和娱乐结合起来,通过景观设计以互动的方式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比如可以设计秋千、围棋台等让人们在进行观景的同时,还可以进行娱乐活动,让城市园林拥有良好的氛围。所以在注重景观观赏价值的时候,要提高后才能是园林景观的休闲娱乐性,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性。

  4.园林风格设计与立体绿化的结合。我国虽然地大物博,都是人口繁多,尤其是在城市中的土地资源十分紧张,所以在进行城市园林规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节省用地的原则。可以在城市园林建设中以中小型园林建设为主,利用立体绿化园林景观提高城市园林绿化面积。在进行立体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植物的生长特性,打造出持续性的绿化立体景观。在园林景观中的小路上进行泥地散铺石,在路的两百米范围内打造郊外野生环境的自然景观,通过泥地与石头缝隙来增加园林绿化草的种植面积。通过大面积的立体绿化景观还可以吸附灰尘净化城市空气,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

  1.园林景观植物与园林意境。园林植物本身就结合了自然美和人工美,而植物美是通过植物本身优美的姿态、丰富的树形、绚丽的色彩以及芳香的气味为园林营造出来的美,让大家产生不同的审美感觉,使园林意境更为丰富。所以,首先要充分认识植物本身的美,才能发挥应有植物美的特性,为人们创造美好的园林意境。

  2.园林植物的生态特点与园林意境。运用植物不同的生态学提点,让人们产生不同的感悟和想象,从而丰富园林的意境。我们都知道,古人常用松柏象征坚贞。松枝傲骨峥嵘,柏树庄重肃穆,且四季长青,历严冬而不衰;以梅象征坚强不屈。梅的枝干苍劲挺秀,宁折不弯,被人们用来象征刚强不屈的意志;以菊象征不畏风霜。在深秋时节开放,它花期长,千姿百态,深为人们喜受;以牡丹象征富贵。它以其国色天香,雍容华贵、端妍富丽的特色,素称“花中之王”;以兰花象征高尚。兰花风姿素雅,花容端庄,幽香清远,历来作为高尚人格的象征……根据景观效果的需要,选择以生态学特性的植物进行搭配,可以充分体现园林景观的意境。

  3.园林植物的独立景观与园林意境。通过采用孤植、丛植以及群植等方式,构建园林植物的独立景观,将园林植物的个体美和群体美展现出来,同时赋予园林植物丰富的内涵,让人感受回味无穷的园林意境半岛体育。第一,孤植体现植物的个体美,选择个体美的园林植物景行孤植,创造园林意境,比如园林中庇荫和构图艺术相结合的孤植树。孤植树应选择具有枝条开展、姿态优美、轮廓鲜明、生长旺盛、成荫效果好、寿命长等特点的树种,如银杏、槐树、榕树、香樟等。第二,丛、群植既展现植物群体美,又体现植物个体美,选择适宜的丛植更可以丰富园林意境美。例如油松在幼龄时全株团簇似球,壮龄时亭亭如华盖,老年时则枝干盘虬而有飞舞之姿。将植物通过孤植群植等不同设计手法组合在一起,则能体现植物的群体美。乔木层位于植物群落的最上层,增加群落的层次感,并且色彩丰富、景色宜人。植物群落的地表用草坪、低矮的花灌木或地被植物覆盖,避免了黄土,使地表绿荫覆地,鲜花盛开,观赏效果明显提高。不同的植物群落能够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乔木、灌木、草本均衡搭配形成的群落层次分明,比例协调,错落有致。

  4.其他景观与园林意境的结合。第一,与建筑物等的结合,园林植物丰富了建筑色彩,赋予了建筑物时间感和空间感,通过协调建筑与周围的环境,凸显出建筑主体意境;第二,与水体的结合,通过园林植物与谁提的结合,既丰富了水景,还为水景增添了生动的内容,比如在笔者的故乡洪湖,主要是盛产荷花的,在园林景观中通过荷花的种植,可以体现“接天连日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境,还凸显除了夏日的景象;第三,与山体的结合,不但可以起到保护山体的作用,还可以为山体装点华丽的衣裳,使园林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第四,与园路的结合,利用丰富的园林植物材料,构成具有特色的园路景观,创造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意境。

  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对城市园林景观规划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进行城市园林设计时要充分根据现有的环境,结合利用植物本身的特性,从而通过植物特性以及个性美和群体美的结合,为人们打造生态和谐的居住环境,以及体现园林景观的意境美。所以当下对于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既要能够满足现代人们对环境的需求,也要充分体现园林的艺术精华所在,打造现代化园林意境,从而营造符合人们追求的现代园林。

  [1]刘宁.青岛新天地景观长廊色彩设计分析[J].北方园艺,2016,(1):68-71.

  摘 要:作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一部分,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已经成为衡量风景园林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当前植物景观在风景园林中的规划设计虽然取得一定成果,但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风景园林所涉及的尺度范围在增大、领域在扩展、内容在增多,传统的园林植物造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风景园林植物规划设计,本文介绍了植物景观在风景园林中的规划设计,旨在促进现代风景园林植物景观的发展。

  园林植物与园林中的地形、建筑等一起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它用自己独特的自然属性形成的植物景观,有力冲击着人们的视觉和心灵。作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一部分,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已经成为衡量风景园林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本文介绍了在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在风景园林中的规划设计,旨在促进现代风景园林植物景观的发展。

  当前现代园林分为两类:以人的需求为主,以植物材料为辅[1]。以现代建筑为主的设计大多属于这类,都是以建筑造型的特征、需要来进行植物景观塑造。这类通常用于住宅、广场、小型绿地等;以顺应自然为主,人工模拟自然,从而营造出近自然的人居环境。这类通常用于城市大型绿地、郊野公园等。在这里我们所论述的是第二类园林即风景园林。

  随着风景园林规模的扩大,自然原生景观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它的原生植物生态系统几乎不可逆。对原生景观的保护要从生态环境、风景环境等大环境出发进行综合保护,把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良性循环作为宗旨,并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此外,还应该有效调节保护、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使之重点突出,进行分级保护,促使经济、环境生态、社会效益达到高度统一。

  首先要收集一些相关资料,例如地方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当地的气象、土壤、地质情况等。其次要对场地信息如现有植物资源、地形、土壤等进行调研。现有植物对园林景观有着重要影响,所以要对现有植物的种类、体量、生长情况、病虫害敏感度、与新建筑的关系等进行调研,并尽可能在新的规划设计中运用到。植物的种类、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形,所以需要了解与植物景观有关的地形状况,如坡度、有无明显陡坡等。制定种植计划也会受到土壤的影响,所以必须根据项目情况,有针对性的对土壤的EC值、PH值、磷等理化性质进行测定。选择植物种类会受到水文的直接影响,所以需要具体了解场地内水源的位置、容量,年度洪水循环周期等。除了了解场地内的情况,还应该对场地周边的绿化用地状况进行一定的考察。

  在进行植物景观的规划过程中要把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作为指导,把规划用地的绿地类型弄清楚,然后再依据规划设计的定位、主题,结合风景园林现状,提炼出植物景观在风景园林中的规划设计的立意。在进行概念规划时,必须把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目的、基调弄清楚,并把宏观整体把握植物景观的结构、内容作为建设植物景观的核心。具体来说需要进行植物景观的空间、特色、时序、色彩、渲帧⑷郝浣峁沟墓婊。

  方案设计主要是对概念规划的内容进行调整、深化,这就需要从宏观规划深入到细小的设计中。方案设计要在充分理解规划内容之后,把植物特色分区作为基础对相对完整的植物群落进行深化设计,其中有群落的空间、平面、立体设计以及植物材料的选择。

  初步设计是方案设计的进一步深化,它对方案设计的内容进行了细化、调整。初步设计可以参考传统园林植物规划的原则、方法。植物的种类、位置等需要在初步设计中明确下来,此外,植物的数量、行距需要规划好,现有植物也需要标明。通常初步设计要与方案设计结合起来。

  进行植物种植、工程预算、验收等工作都需要按照植物施工图设计来进行,所以植物施工图设计应该能够确切地展现出种植设计的内容、意图[2]。在实际工作中,植物施工图设计可以根据初步设计进行一定的调整,然后把植物种类、栽植位置、植物规格等标清楚。同时在绘制的过程中要与放线网格、尺寸相结合。对于关键植物要把它与建筑物、道路等的距离尺寸标注清楚。那些种植设计复杂的地段,可以将其分为乔木、灌木种植物两种。那些有必要进行特殊说明的设计可以与植物立面图相配合。此外,也要以项目为依据编写专门的植物工程说明书、植物材料表。其中植物材料的选用情况、苗木栽植方法等要在植物工程说明书中体现。项目所用苗木的序号、拉丁学名、数量、中文名称等要在植物材料表中体现。

  在实际种植施工时总会遇到设计时没有预见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对预设的设计理念、景观效果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设计师必须对设计的现场进行有效调整,这样问题既能得到有效解决,预期效果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设计的现场调整在植物景观的营造过程中很重要,直接影响着其是否可以达到预期效果。

  除此之外,养护管理也会对植物的成活、长势产生重要影响,虽然它不属于规划设计的范畴,但施工单位有必要提出一定的指导思想、方法,这将会对植物景观的营造产生良好的影响。

  总而言之,现阶段我国植物景观在风景园林中的规划设计虽然取得一定成果,但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风景园林所涉及的范围在增大、领域在扩展、内容在增多,传统的园林植物造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风景园林植物规划设计在可持续性设计等思潮的影响下,植物景观在风景园林中作用越来越大,因此必须把握好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程序、方法等,保证设计的质量。

  [1]李春娇,贾培义,董丽. 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程序与方法[J]. 中国园林,2014,32(01):93-99.

  [2] 段文文. 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具体方法探究[J]. 房地产导刊, 2015,16(33):11-12.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大国,其风水文化在中国和汉文化圈流传了几千年,影响了我国从古至今的建筑活动。在古代人们认为,水是生命之本,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和水两大要素,因此,人们在选择居住环境的时候,非常注重观察自然界的山川河流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选择合适人类生存的发展环境,形成了专门研究人类居住环境和住宅布局的科学,即为风水学。自从中国进入近代以来,由于世界文化浪潮涌入我国,人们对自然科学的越来越重视,中国古代的风水学被认为是封建迷信而加以遏制。但是,随着现代环境的变化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人们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加剧,讲究人与自然和谐的风水学逐渐又被人们重视和接受。

  自人类诞生以来,人们为了更好的生存发展,就开始积极主动的选择居住和生存的环境。从古人留下来的遗址看来,古人多选择背坡面水、河流沼泽边缘地带居住,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地方有人们生存所需的食物和水,一方面可以更好的保护人们免受危险的伤害。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繁荣的学术氛围渐渐催生了风水理论的产生,至汉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为风水学说提供了完整的哲学基础。风水学说作为一门的古老传统学术,在我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的发展水平和科学水平的限制,风水学并没有发展成为完全科学的理论,只是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风水学理论,这种风水学理论虽然在现代科学中被称为封建迷信,但是依然对于我国古代建筑的选址建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风水学作为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都是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部分,我国古代的建筑,无论从选址、规划、设计到建造,无不受到传统风水理论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的遗留下来的古代建筑中,我们都可以从中找到风水学的影子,无不受到古代风水学的深刻影响。在我国古代的风水学中,风水学家提出了“风水宝地”的概念,主要指地理环境是抱阴负阳、山水环抱的格局,成为古代人民选取建筑地点的主要原则。另外,在我国古代建筑的营造中,不仅注重建筑选址而且还注重建筑格局与建筑选址的配合。在建筑的规划布局中,讲求阴阳分界线,即根据董仲“天人合一”的思想,选取阴阳对称轴是古代建筑风水美学的重要内容。在古代遗留的建筑群中,我们都可以找到对称轴。风水在建筑中的应用,也体现了我国古代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儒家强调伦理等级和道德的作用,因此,在古代建筑中我们也能看到建筑是按照封建等级理论来进行排列和建造的,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建筑的气势、规模、数量和色彩等,建筑气势越恢弘、规模越大、色彩越强烈,那么这个建筑的主人社会地位就越高。再者,同一建筑群中,由于社会地位的不同,家族成员地位尊卑等级不同,建筑的设计和排列就显示出这种地位尊卑的秩序。

  在古代园林建筑中,我们处处都可以看到风水在对园林建筑的影响,即使在现代园林景观建设中,我们依然能感受到风水学对园林景观建设的影响。在现代园林景观的选址上来讲,城市园林绿地的选址和规划离不开风水学的指导,在进行园林景观选址时,首先,要选择有利于大面积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就像过去“风水宝地”的环境模式所认为的那样,近水环山的自然环境可以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小气候。另外,在这样的环境中建设风景园林,还能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环境,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还能节约大量资源,能营造和谐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生存环境。无论是从古代风水学来看,还是现代园林规划学上来说,“风水宝地”的选址方法是想通的。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半岛体育,人们在进行园林景观建设中,除了要充分考虑到园林景观的选址,还要考虑到园林景观的规划上。园林和建筑都是人类的建造活动,古代人们在建筑修建时比较注重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强调社会等级理念。这种思想和理念在中国古典园林景观建造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体现,在我国古典园林的规划布局中,方直规整、中轴对称的布局方式更是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和园林设计理念,古典园林中的对外封闭、对内敞开的空间布局,也正体现了古代风水规划的思想。在我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风水学也是现代园林规划设计的指导理论之一,空间格局开阔、层次感丰富、自然秀丽的布局规划正是古代风水学倡导的建筑规划格局形式,在现代的园林规划景观布局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我们也能看到古代风水学的影响。在古代风水学中,在园林景观建造中,注重环境因素和人的心理因素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的学说,并注重体现“吉祥文化”。风水学说本就是人们为趋利避害、寻找合适的生存之地而进行的一种建筑文化,在古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主要是为人来服务的,以人的审美情趣和心理需要为基本,尽量建设优美的居住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古代风水学中,负阴抱阳、山环水抱是理想的风水格局,体现了风水学中选择有利的环境、避开不利环境的设计建造思想。另外,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风水学比较讲求园林景观建设对人的心理影响,力求在园林建筑中重点突出、加强整体感,在设计中注重整体和局部的比例和协调,这些风水理论的提出都与人的心理因素有关。具有美感的设计布局自然能够引起人们的愉悦感,在设计时尽量使园林构图和园林空间布局以及园林植物景观相得益彰,这样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自然引起人们心理愉悦感和满足感。

  自古以来,风水学作为一门从古展而来的学说,对于我国自古至今的园林建筑设计建设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古代,人们在建造住宅或园林时,从选址到建设,从设计到规划都需要风水学的指导。风水学从古代文化发展而来,至汉代已经成为比较流传的学说,在园林设计和园林景观建设中,风水中“阴阳结合、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园林建造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建造中,人们也开始重视风水学在园林景观的应用,不仅对园林景观的规划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协调,使园林景观选址和规划中整体布局和局部布局更为和谐,给人们带来美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2]连艳芳 蔡菊香.风水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20)

  [3]李敏.浅谈风水理念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吉林农业.2012.(9)

  [4]庞聪.浅谈风水学在景观设计中的实际应用[J].大科技.2012.(8)

  众所周知,乡村环境是人们居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空间。随着现代风景园林的不断深入,人类为了满足在乡村地区的生活、生产需要,逐渐改造乡村自然、适应自然而形成天然的乡村景观,从而体现出特有的乡村田园风光。现如今,越来越多的风景园林设计师与其他专业人员一起,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乡村景观规划,促进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乡村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从而实现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区域的协调发展。

  通俗地来说,乡村为非城市化地区,它是指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所形成的相对独立的、具有其特定经济、社会和自然景观特点的地区综合体。而景观在各种学科中的解释不同,从地理学的角度,我们可以把景观看作是一个地理区域的总体特征,具有多种过程及多种功能的承载,可以说这是一个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地球上的一个证明。

  乡村与城市随着原始聚落的分化逐渐出现,我们可以依据人类的聚居状况来划分地球表面的景观类型:乡村景观、纯自然景观与城市景观。从景观特征上看,乡村景观相比城市景观有较强的自然属性,较低的人类干扰强度;而乡村景观相对于纯自然景观来说,又具有一定的人工的气息.从地域范围看,乡村景观泛指城市以外、具有人类聚居以及相关行为的地域空间。乡村景观区别于纯自然景观和城市景观的关键地方就是乡村景观主要是乡村特有的田园生活和田园文化以及依靠农业的生产景观。乡村景观就是指人类因生活、生产的需要,在乡村地区范围内和地表之上叠加人类活动综合形成的自然景观以及人文景观的表现,既包括乡村自然景观,也包括乡村人文景观。

  乡村聚落是人们生产、生活及周围环境的综合体,是一种最直观的人文景,具有浓厚的生活基础和浓郁的乡土色彩,它设计灵活、功能合理、构造经济、外观朴实,主要包括人们活动和休息场地及生产场所,如房屋建筑物、街道、广场、公园、运动场、河沟、井泉、菜地、果园、林地等。乡村聚落的建筑形式、空间格局和物质形态对地理环境具有显著的依赖性,是利用当地地方材料建造形成,与乡村环境和谐的融为一体,综合反映了一个地域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特色,如气候、地形、水文、植被等自然因素。

  (1)自发性。依据地域本身自然而然的植物条件、地貌条件、历史文脉和文化内涵,乡村景观本身就有它自身生长、演变的过程。

  (2)文化与历史的体现。乡村景观也记载着一个地方的历史,包括社会的和自然的历史,充分反映了地域发展的历史信息。

  (3)审美性。乡村景观所体现出来的亲切宜人的田园风光以及大自然的欣欣向荣,具有审美性的特点。

  (4)生产性。乡村景观密切联系着人们的生存、生活,为了满足生产的需要,使用者对原有的乡村土地进行创造、修正和完善,目的是满足生产性和实用性。

  (5)地域性。乡村景观是自发或半自发形成的,乡村景观的人文要素和自然要素都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6)生态性。理想的乡村景观显示出良好的生态保护,乡村环境的生态美由景观丰富性、生物多样性和各种要素共同协调构成。

  目能乡村景观被人们熟知的价值有三点:审美性、生产性和环境价值,除此之外,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乡村景观的两外两个重要的价值:文化历史价值和地域认知价值。乡村景观的形成凝聚着丰厚的地域人文精神,反映了一个地区人们的社会文化、生产生活等发展状况,集中体现着地域的特色,具有宝贵的历史文化价值,对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乡村景观是综合体现了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在乡村景观的构成中,生产特点、社会组织、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人文因素都打上了地域的烙印,而在乡村景观的形成中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因素扮演各自的角色。因此,不同地区的乡村景观有各自不同的特色,体现出地域独特性。乡村景观反映了地域内在文化和地域历史,如同一个活的博物馆,比历史记载更为可贵,成为解读地域文化、延续地域历史文脉、推进社会文明的积极要素。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风景园林设计师来说,是设计乡村景观的一个舞台和契机,对改善国土和区域环境更是一个良好生活的开始。对乡村景观规划来说,我们不仅要考虑如何促进乡村地区的产业发展,同时还需要关注传统乡村风貌的保护与发展,关注乡村地区生态环境的建设,提高乡村景观的视觉品质,体现乡村景观的价值。

  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中的设计目的是提供自然保护、乡村游憩、景观保护和教育等方面的功能。设计原则主要遵循以下四点:

  (1)开放性原则。乡村景观作为一种景观资源,乡村景观的区域应当是开放的,应当为全社会公众共同分享。

  (2)农田保护原则.农田是具有生命力的土壤,农业生产水平的好坏与良好的农业土墩密切相关,因此,农田具有不可代替的宝贵价值。

  (3)历史性和地域性原则。乡村景观的设计必须尊重并延续当地历史文脉的原则,保留乡土特色。

  (4)整体性原则。乡村景观设计必须和周边环境、位于的或邻近地域作为一个整体考虑,把每一个具体的设计注意兼顾左右,承上启下,注意景观整体的和谐和个性的表达相统一。

  (1)乡村景观是一种具有明显地域性特征的景观,反映了当地人适应地域气候、土地上的自然及人文过程的物质形态,是一种乡土景观.

  (2)乡村景观能够让我们更深层次地、更为透彻地了解景观特点、地方的行为以及当地风俗。

  (3)乡村景观给人带来了的独特体验,为设计具有地域特色的现代园林作品提供了不尽的源泉.

  综上所述,乡村景观与地理、交通、水文、历史、经济、社会、生物、旅游等方面都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所以,园林设计师必须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来合理规划与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更有特色和美感的乡村景观。此外,了解乡村景观的历史文化,保持乡村的悠然风光,维持乡村景观的多样性,从而让乡村景观能积极反映出地域特色,才能为整个景观规划作出一定的贡献。

  [1]赵晶.从风景园到田园城市—18世纪初期到19世纪中叶西方景观规划发展及影响田[J].北京林业大学,2012.

  [2]冯潇.现代风景园林中自然过程的引入与引导研究[M].北京林业大学,2009(7).

  “山环水抱”的一种环境模式是“风水宝地”,背山能屏挡冬天从北方飘来的寒流,面水能在夏日迎接南来的凉风,朝南有良好的日照时间。近水方便运输和生活灌溉用水,植物能调整小气候,保持水土等,这种模式对中国的环境条件有利,能形成良好的小气候和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所以在现代城市的选址时要符合这种环境模式。

  “风水宝地”在地理上首先选择“山环水抱”的自然环境,“山环”可以藏风,“水抱”可以揽气。所以,城市也能选址在水面相抱、林木相环的环境中。由此可见,城市的边缘应该有城市绿地分布,最好是城市的西南部、北部,东北部有林木绿地比较好,城市南部、西南部、东南部有包含水面的绿地比较好。风水也强调“林不断,水不死”,在城市边缘布局城市绿地以外,还要把这些绿地引入城市的中心地区,楔如绿地系统,形成良好的风水环境。此外,在风水中,植物能化煞,在城市绿地布局与规划中,可以在不利于建筑、有煞气的地方来布置园林绿地。

  由此可见现代园林选址,没有拘泥于“负阴抱阳,山环水抱”的风水模式,并且不难发现,探讨城市绿地的布局与规划从风水的角度,与从现代科学角度出发所形成的布局系统和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是相似相通的。

  建筑与园林的建设都是人类的营建活动,但园林与建筑有不同之处。所以,不能直接借鉴风水在古代都邑、宫宅、村镇规划布局中的方法,风水在古代园林规划布局中的一些糟粕也要丢弃,与时俱进,从更加细致的风水理论着手,探讨风水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进行园林规划设计时要注意和环境因子的相互协调,山水环抱、负阴抱阳之理想风水格局,就是充分利用了中国的气候特点,以及水、阳光、风等环境因子,让人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在园林规划设计的时候,要尽量利用有好处的环境因子,如通过植物屏蔽噪音、废弃,如园林建筑要坐北朝南,控制对设计不利的环境因子。

  规划设计时要考虑人的心理因素。风水包含杂学之大成,形势风水中的“龙、穴、砂、水”力求完形统一、切忌松散破碎,力求主从有别,加强整体感,重点突出,这些都是完形心理学。形势风水的“势”和“形”理论包含“局部”和“整体”的比例和尺度的对比和协调,另外,风水追求均衡和稳定,对称或不对称均衡,这些都跟心理因素有关系。风水宝地空间格局封闭,从此处向外眺望却空间深远、重峦叠嶂,体现出内聚、安全的心理特点。所以,设计时要尽量使园林空间、园林结构图复合均衡、比例协调、主从分明、等风水美学原则,另外,园林小品、园林建筑、园林设施的设置需要满足人的安全心理。

  规划设计要体现出“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强调人、天地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事与天道、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相类相通。由此可见,人、社会、自然是统一的有机整体,不是孤立的系统,人作用于自然的时候自然也反作用于人类。所以要保持人、社会、自然的和谐,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要从人、社会和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层面来统筹考虑。

  自然地貌景观奇特而丰富半岛体育。岩性、地理条件、地质构造的不同都能产生不同的地貌景观。就算是同一座山,山林、泉瀑每处都不相同。置身其中,常让人对自然的变幻惊叹。在岩石地貌取材时,首先要发现其自然美,然后搜取可以借鉴的岩石形态的组合规律、地貌景观素材、色彩、纹理等。取舍依据有三点:一是艺术的创作主题;二是山石景观周边环境条件;三是岩石地貌景观特征。

  虽然现实生活生动丰富,但替代不了艺术美。从生活到艺术是按自己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和客观规律去创造的一个过程,包括意境和造型。探索空间去捕捉形象,靠形象魅力来感染观者。对自然山石景观进行提炼、概括甚至取舍和重组,在这一过程当中,客观形体特征被典型化,甚至通过变形、夸张处理,让其特点更加地突出并根据创作的意图和环境条件,重组山体的各局部形态,这样营造的山石景观既没有拘泥于客观形体的具体特征,又没有凭空捏造,无中生有。同时,把自然的灵性、山石气质表现出来,让观者得到强烈的印象在直观的艺术感受中。

  “一卷代山、一勺代水” ,“片山有致,寸石生情”,山石的自然特征常常给人抽象的意境,被注入了情感,启迪了观者的联想。在环境营造艺术过程中,有时一块石或一组石也能引起人们无穷遐想,溪流、山峦、海滩、丘壑……

  传统的景观山石一般都选用常见几类石材,如:太湖石、灵壁石、黄石等。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景观石材的选用范围大大拓展了。如:云南世博园“世界名花艺石园”选用了全国各地的52种石材,营造出56组美轮美奂、造型独特的艺石景观,有评价认为其创造性地实现了“石材造园之最”。其实,山石之美的能量不可估量,只要把各色石材运用得当,都能焕发出赏心悦目的美。只要我们眼光独特,很多原本普通的石材都能变废为宝,在开发利用后而身价百倍。此外,还有一种“乾坤石”,由于此石横切面呈现出黑白相间的条形状,所以当地俗称它为“黑白两道”,同时因为此种石材占用了当地大量的土地面积,使农耕变得困难,减少了人们的生活用地,所以当地人并不喜爱它。我们把此种石材引入到上海浦东盛世年华的小区造景中,为其取名为“乾坤石”,利用它天然质朴的外形气质,构造出一处充满野趣的小桥流水的景致。

  在景观石材的选用中,我们要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第一前提。我们不提倡爆破山体、开山采石,而是主张在自然状态下,有效地利用开荒修路过程当中产生的矿石荒料。从而真正意义上处理好石材利用与石材保护的辨证关系。

  同样的,我们在石材的处理手法上,也反对有违美感、有违自然、有违科学的“为堆石而堆石”的功利主义。在现代山石景观艺术当中,当山石与水系、植物、建筑等相关景观元素组织一起创造景观时,不管要表现的景观主体是不是山石,都需要根据周边的具体环境和山石本身的特征,精心地选择山石的形态、种类以及表现形式,这样才可以营造出最美丽、最自然的景观效果。

  人们对山石景观的认识和当代山石景观设计规划的功能体现,都已完全走出传统概念,山石景观的艺术价值不知不觉中与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功能价值发生了关系,山石景观艺术的范畴较以前更多地指向与人息息相关的各方面,变得更加的深刻和科学。

  在这一时代,景观规划师是指挥家和协调者,他为人类和其他物种服务,他创作和研究的对象是景观综合体,其指挥理论是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可持续论和人类生态系统科学,包括景观生态学和人类生态学。其评价标准包括景观生态过程和格局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及含意。

  [1] 黄金凤.彰显地域文化的徐州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探讨[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2(2):62-65.

  城市园林景观环境是可可都与整个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息息相关。它不同程度的折射着社会的各个侧面,或强烈或温和的充当着“晴雨表”的角色。较之传统的园林,现代城市园林景观所呈现的风格特征则更为丰富。传统的中国古典园林、日本式园林、英国自然式园林、法国宫廷式园林等等,各自表现了较为强烈的个性化形式特征;在信息交流频繁、思想文化繁荣、艺术风格多元、更能要求复杂的今天,城市公园体现出的既有内在的逻辑发展轨迹,又有外在的令人目不暇接的迥然的风格特征,显示出与其他门类设计风格变化的一致性。

  形式的多样化首先表现为设计要素的日新月异,在当代城市公园设计中,给人以最直观印象的就是设计中出现的多样化的设计要素。由于建筑外部空间、建筑内部空间、室外空间、自然环境空间、园林环境等等的相互融呼吁渗透,城市公园成为人们室内活动的室外延伸空间,设计师组不探索将原来专业用于建筑效果、室内效果的材料与技术用于公园外部环境。现代设计师可以自由的运用光影、色彩、声音、质感等形式要素与地形、水体、植物、建筑、小品等形体要素来创造新时代的城市公园。当代设计师掌握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多的材料与技术手段,因而也塑造出多姿多彩的公园风貌。

  作为传统自然要素运用的典范,具有“大地雕塑”制成的法国特拉逊·拉·维勒德尔公园(Terrasson La Villedieu)是杰出的代表,它也许可以成为最为壮观的台地花园之一。它高踞于特拉逊·拉·维勒德尔山坡上,浑然天成的地貌给人以不许人工雕琢之感,仿佛稍加涂抹便可令其尽显风采。其地形、草地、森林、河流构成了园中诗般的意境,露天剧场、道路、堤坝的则体现了人类与自然融合,桅杆、风铃、喷泉这些具有当地风情的细部如同画龙点睛般的透出场地的灵气,整体设计巧妙的体现了“造园如做诗”的境界。

  将地形等自然要素的创新运用,同样是公园设计的形式多样性的源泉。比如加强地形的点状效果,或是突出地形德行特色,以创造出如同构筑物般的多种空间效果,或将自然地型的极端规则化处理。如克莱默(Ernst Cramer)为1959年庭院博览会设计的诗园,通过运用三棱锥和圆锥台形组合体,式的地形获得如同雕塑般的效果,形成强烈的诗句效果。再如,喷泉也发生了变革,相信那些有电脑调节造型、控制高度,形态变化多端的旱喷泉较之与传统侧喷泉,更别有一番情趣。

  新技术与草料的运用,使得设计师具备了超越传统城市公园效果的基础条件。利用色彩、质感、光影、仿真效果等手段,在现代城市环境中进行新的尝试。如美国加中奥兰治县(Orange County)的南海岸广场前的环境,有彼得·沃克(Peter Walker)设计的钢材镶边的水池反衬着细纱·佩利(Cesar Pelli)设计的不锈钢大楼的旺盛生机,其环形钢材中存留的水体,环形的草皮和铺石,使功能与集合美感完美结合,这种不同之感的组合极大的强化了有人对环境的印象。美国加州的绿景园(Prospect Green)为创造一处烈日炎炎下的凉爽空间,为向职员们提供共享的户外空间,在自然的丛林中安装了雾气喷嘴,雾气定时喷放,受到阳光及微风的影响,雾气变换多姿。雾气喷嘴还置于圆形的玻璃盖当中,并与底部安装了光源,源于同一处的雾气及光源在夜色中创造出的戏剧般的效果,使得环境犹如剧场布景。日本兵库县姬路视郊的儿童公园设计者有感于儿童捉迷藏游戏的规则,创造了“风之路”、“地之路”、“风之屋”等概念的构筑物,并以钢铁位框架,部分以防腐松木板为面层。设计中把握“环回线路,安全至上;制高点,迷惑点和捷径搭配;封闭性、多孔性、连同错运用。” “风之路”为木制滑道,螺旋形态;“地之路”为木制地面,黄色钢管扶手及金属栏杆;整个设计构思如同一曲钢管乐章,让孩子们流连忘返,其视觉形态也显得特别出心裁。

  在设计领域,功能于形式的关系,一直是设计师关注的重点。形式与功能的有机结合也是创造出图形的原动力之一,形式多样化的背后忘挖个存在功能需求的因素。例如美国洛杉矶的迪斯尼乐园、环球影城等商业性主题公园、其独特的游乐项目的功能需求、使得形式的创造存在学多依据,其夸张的环境形态、合理的流水线系统舍弃明显区别于其他综合性的城市公园。犹如一休闲度假为主题的美国路易斯安那湖公园(Louissana Lake Pak)中,有意识保留了植被的原始感和森林的神秘色彩,因为这里是一个孩子们嬉戏的场所。尽管孩子们偶尔假装处对觉艺术的兴趣,实际上他们对之并不太感兴趣,故营造者希望让儿童在感知的经营的经验中潜移默化的领率和运用艺术的语言,从而受到艺术的熏陶。加拿大的海滨聚石园(Granite Assemblage)在功能性形式的塑造中也比较成功,公园处于海港边沿,为防止潮汐与东西风暴的侵袭与保护海岸,公园步道靠海一侧必须建设防波堤。西施再次专门设置了人工潮汐池和组石,重点促立了水岸和防波堤,以满足景观和功能的双重需求。当潮汐汹涌上涨时,人工潮汐池与大海连成一体,成为人们戏潮的场所;当海水退却,充盈海水的人工池又可使人回忆起涨潮时的意境。聚石园大部分石块都错落有致、疏密相间的布置在水面较高的潮汐池中,也有少量北京新安置在防波堤上,组石的形式有效的解决了大地的功能与美学的统一问题。此外,诸如查尔斯顿滨水公园(Charleston Waterfront Park)、巴塞罗那的特立尼泰特立交公园(Pare Nus de la Trinitat)、横滨美术馆前的广场公园,面积不大,制约条件也不复杂,但是其设计中对实现的安排、人的可达性、使用便捷程度、不同空间的区分等等,都表现出对功能的充分考虑。其设计思想遵循了形式服从功能需求的现代主义设计原则。 2 多种风格的展现

  所谓风格意味着对空间、活动和素材富有特征的安排,素材的安排则于公园场所如何使用、需要表现什么有密切关系。从已有的设计中照搬照抄并不合适,除非他们还非常十一现存特定环境中的一部分,者着我们有意撇开功能需求区营造某种特定的场景。现代设计师应当从时代特征、地方特色出发,发展适合自己的风格,这也许能让新风格脱颖而出,顺眼文脉的发展。就像法国宫廷花园壮丽的轴线诞生的原动力来自于现实路易帝皇控制与征服力量的强烈意愿,浓郁分为的日本庭园产生于精心的维护和一些列复杂的文化背景,意大利城市广场特色源于富有生气的社会生活方式等,时代的发展使得从功能需求到文化思想都发生了变化,城市公园新风格的产生具有了丰富的背景。风格相比于形式,具有更为深厚的思想文化的源泉,城市公园风格的多样性则体现了既是对社会环境、文化行为的深层次理解。

  传统的城市公园始终抱有一种对“生态浪漫主义”及“风景如画”风格的眷恋,目前在相当苏两的城市公园中都能亲处的找到这种痕迹。在19世纪的西方城市公园中,所谓的兼容并需的这种主义风格的新古典主义核心浪漫主义等混杂风格占据了主流,随之而来的检阅、自然化风格及理性、秩序化风格的园林风格的影响日却扩大,并对当今的城市公园设计有一定影响。日本横滨市的山下公园心广场中就可以看到新浪漫主义的痕迹。包括法国巴黎的雪铁龙公园(Andre Citroen Park)、美国SWA设计的伯奈特公园(Burnett Park)则显现出了理性、秩序化风格的特征。

  真正是当代城市公园有别于传统园立风格的还是20世纪初西方新艺术运动及其引发的现代主义浪潮。虽然在涉及领域对艺术运动思潮影响的反映并不快,而且园林设计较之建筑设计收到信艺术运动的影响方面小很多,但当时在维也纳分离派建筑师的手中的庭院设计还是能够反映出新艺术运动精神的,真正具有创新意识的园林形式出现在1925年巴黎举办的现代艺术装饰展览会,通过完整的吸收立体主义的构图思想,具有现代设计思想的设计师在园林概念上实现了革新,设计师盖夫雷金(Gabriel Guevrekiav)在展览会中展示的三角形主题“光与水的庭园”就是这种革新的代表性作品,美国现代园林的带头人斯迪尔(Fletcher Steele)受到启发之后在美国也进行了一些列尝试。现代主义园林风格由此在西方逐渐生根发芽。目前,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同亚岗待城市公园设计中的重要分支,大部分的作品聚可找到现代主义自由的平面和空间布局、简洁明快的设计手法。

  现代主义仅仅是影响园林设计风格的多种思潮之一,在各种主义与思潮多元并存的当代,城市公园设计俄呈现出与其它涉及类别一样前所未有的多元化与自由性特征。折衷主义、历史主义、极简主义、波普艺术、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的构成为设计思想的源泉。法国的拉·维莱特公园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之一。法国文化部对公园的定位21世纪区别于传统公园模式的城市公园。解构主义大使屈米(Bernard Tschumi)和它的“疯狂与合成”理论成为设计竞赛中的赢家。屈米以不相关方式重叠的裂解为基本理论,其公园的基本框架建立在三个各具完备性的点、线、面抽象系统之上,这一基本框架中点系统既能表达空间,又活跃空间;设计中摈弃一切层间,同时排斥产同宗平面中医师形态“先入为主”的方式。同时王各系统将设计师称之为“疯狂物”的红色小构筑物这些移情碎片重构起来。在拉·维莱特公园中,传统的整体、序列、主导性和谐构图、审美眼则被抛弃,各种要素被设计师裂解开来,注重随机性与偶然性的景观效果,设计师一期望达到超现实主义绘画中的“不期而遇”的审美意识。受到后现代主义释意的影响,以集体它艺术领域先锋艺术与思想的影响,部分园林中甚至出现对涉及的“游戏”精神(playful spirit),这些都是当代城市公园设计中的多元风格产生的源泉。

  城市化建设的脚步不断加快,大部分城市居民越来越注重城市生活环境的质量,在城市建设中风景园林中植物造景的发展经历了很多个时代,如今风景园林中的植物造景越来越具特色。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不仅使风景园林增加了美感同时还丰富了城市文化气息,是城市品味的具体体现,同时也给人们生活带来高品质的享受。因此本文对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设计的原则进行阐述,并对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策略,为城市风景园林的发展提供借鉴。

  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中的设计不是随意性的,其设计要遵循相应的原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植物造景的设计要使其与当地的地域风情相匹配,要适合当地的历史文化特征。如果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中的设计与当地传统文化与风俗相违背或者不协调,将会给风景园林的整体景观带来不和谐的声音。严重影响了植物造景对风景园林的重要意义;第二,植物造景的设计要遵循色调协调搭配的原则。由于不同的风景园林布局不同,其自然景观的色调也不尽相同,因此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中的设计要只注重植物造景的色调要与风景园林的色调相互协调,这样才能有效的增加植物造景给风景园林带来的美感。使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中的设计给城市居民带来视觉上的享受;第三,植物造景的设计要遵循高度适宜搭配的原则。由于植物造景运用的植物种类较多,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特征,要进行合理的植物搭配,使植物搭配时保持高度的协调性,以保证风景园林整体上的层次感和美观;第四,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要遵循植物的生长要与当地的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原则。在风景园林的设计时,部分设计师没有考虑到当地的生态环境及生长环境是否有利于造景植物的生存成长,造成由于造景植物与当地环境不适应而枯萎,不仅浪费了资源,还影响到风景园林的发展。

  由于在风景园林设计时考虑不够全面,没有充分考虑到造景植物的不同特性,因此在植物造景中采用单一的手法进行造景,将不同特性的植物进行同步造景,导致在造景后由于植物生长特性不同带来的造景后期景观不协调的现象。同时植物造景应用不合理还表现在风景园林的某些特殊地点需要特殊的植物造景,例如,在风景园林的主道两侧及风景园林的大门口两侧应用花坛植物造景来体现风景园林的整体效果。而盲目的植物造景是将风景园林主道两旁和大门门口两侧采用高大的植株树木,使风景园林的景观给人以压抑的感觉,严重影响了风景园林的观赏效果。

  目前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中应用时存在植物种类较少进而影响植物造景的效果,由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对植物的砍伐利用使植物的种类稀缺,因此在植物造景时由于植物稀缺影响了植物造景给风景园林带来的美观性。例如,高大的乔木、密集的灌木等植物在植物造景时能够充分体现风景园林的异域风格,充分体现了风景园林的艺术性,使风景园林整体景观独具一格。而目前灌木和乔木大量的流失,在风景园林植物造景中的应用供不应求。

  目前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存在的最严重的现状问题是大部分植物造景看重植物造景给风景园林带来的美观性而忽略了植物造景的生态效益。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设计应用时没有按照当地的气候和环境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植物造景,没有使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中发挥植物最大的生态环境效益。

  根据目前我国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应对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中的设计进行科学有效的应用,具体应用有以下3个方面。

  由于植物造景需要种类较多的植物,而每一种植物都具有不同的特征。因此在植物造景时应对植物的习性有准确的了解,根据植物的特征采用不同的手法进行造景。

  例如,根据风景园林的布局对草坪的铺设设计应该应用于风景园林面积较广的高大植被之间。此外对灌木的造景应将灌木设计为特色景观的背景,以达到灌木的最佳使用效果。此外,应注重植物与园林内山体的完美结合,使风景园林中的山体与植物造景成为一体,丰富风景园林的艺术气息。使风景园林呈现出自然的美景。同时风景园林中还存在一些建筑,在植物造景设计时应注意植物与建筑的协调,使建筑与植物造景自然结合,提高风景园林的整体美感。

  由于风景园林的地形有较复杂的特点,可能存在干湿地形或缓陡坡等地形,因此在植物造景设计时应使植物造景与风景园林的各种地形相匹配,进而改善由于园林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地形复杂带来的影响园林美观的问题。

  例如,在宽窄度不够整齐、规则的道路两旁应用盆栽或花束等植物造景改善道路不够规则、整齐的问题。此外在地形较高、较陡的破面应用一些独特的观赏性较高的植物造景,使植物造景的美感将高陡的不完美地形充分的掩盖住,人们从视觉上忽略了地形的缺陷,映入眼睑的是美观的植物造景给园林带来的美感。

  以往在植物造景设计时,大部分植物造景设计师考虑的是植物造景给风景园林带来的美观性而忽略了植物造景的环保效益。因此在风景园林中进行植物造景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植物造景对风景园林的气候调节与空气净化等生态环保效益。植物造景充分利用植物对空气的净化功能在园林中吸入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使风景园林的空气环境得到净化,同时由于草坪、灌木丛等众多的植物造景应用在风景园林当中,使园林中的自然气候适宜一些小动物的生存,因此风景园林中会出现一些松鼠和多种类的小鸟等动物,植物造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风景园林这个小环境中的生态平衡,使风景园林不仅拥有了美观的植物造景,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风景园林中更多种类的小动物,为促进生态平衡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教育事业的日益深入,全国各地的建筑学专业也在逐渐的壮大,建筑学内涵也在不断的深入与丰富。近几年,一座座有特色的建筑拔地而起,都是建筑学进步的表现。人们对环境保护、增加绿化等科学发展的意识越来越强烈,社会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与人们生活质量相关的环境方面的要求特别严格,因此风景园林学渗透到了建筑学领域,使得我国的建筑学向着更高的层次发展。

  建筑学与风景园林学是两门不同的学科,但是二者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两门学科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在实践的过程中建筑与风景需要相互依赖,有风景的地方要有建筑,建筑需要有风景的衬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建设中越来越重视风景园林设计。因此,社会对具有建筑专业技能和园林景观设计技能的综合性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很多院校开展了建筑学专业和园林设计专业。但是,就目前院校中的建筑学专业的教育情况来说,并没有将风景园林学融入到建筑学专业中,由此看来,各个院校中目前的建筑学专业教育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大部分院校中普遍比较重视建筑学,建筑学专业的课程开设的比较多,只重视了建筑的室内环境设计和建筑的外形景观,只将风景园林学作为建筑学的一门辅助学科,甚至忽略了风景园林设计学,但是,这样并没有遵循当今相对于建筑来说比较重视周围的风景、环境的现象。尽管有一些院校开设风景园林学相关的课程,也只是偏重自然景观和生态设计,主要针对园林植物学和风景归化设计等方面开设课程,并没有将建筑学和风景园林学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而是将其看作是两门侧重点不同的学科,然而社会市场中需要的是建筑既要有合理的、舒适的室内结构设计,还要有独特的室外风景园林景观设计,这样在建筑教育中忽视了景观园林设计的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市场对建筑的需求。

  有一些院校对于风景园林学的认识不足,缺乏风景园林景观的建设经验,错误的认为风景园林就是对植物的研究,通过种植花草树木等行为来建设园林,这种错误的观点导致在建筑学专业中的风景园林教育也带来了误区,在这样的教育下,建筑学与风景园林学必然是两门毫无关系的学科,让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只热衷于景观建筑,忽视了建筑周边的风景景观建设。只是一心想将单一的建筑设计的多么完美,却使得建筑周围缺少了风景景观的衬托,再高端的建筑,周围没有美好的风景园林景观,在审美观上和舒适度方面也缺少完美感。因此,对于建筑学与风景园林学在观点与概念上的不统一,以及误解,会遏制建筑学与景观园林学的相互渗透和发展。

  建筑学专业与风景园林学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遵循其不同学科理论的基础上,二者是相互渗透、相互依赖、相互融合的,所以加强建筑专业的风景园林教育具有深刻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现代的建筑设计对于风景园林景观面积有着严格的要求,所以建筑设计并非是对建筑本身的设计,同时也需要考虑建筑的周边环境和景观视野。因此,在建筑学专业中加强风景园林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风景园林学,帮助学生避开风景园林学就是对古典园林、植物的研究,让学生正确的理解风景园林学的含义和其意义,让学生将建筑与风景园林结合在一起进行设计实践,这样拓宽了学生的想象范围,扩大了建筑的覆盖范围。

  建筑学的发展与风景园林学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从古代的诗歌、书画中就可以看出建筑与风景园林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有山有水、有花有木景观中的建筑会将风景景观体现得的更加生机勃勃,同时,在这样环境中的建筑显得韵味十足。因此,院校中的建筑学专业加强对学生风景园林学的教育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设计艺术素养,同时锻炼了学生建筑设计和风景园林设计等综合能力。显而易见,人们都喜欢在环境优雅、充满生机的环境中居住或者工作,所以风景园林设计是一个建筑是否完美的标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建筑周围环境的要求渐渐的高于对建筑本身的要求,要提高人们对建筑设计的满意度,就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各个院校肩负着培养综合型建筑学专业人才的历史使命,针对于当前院校建筑学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对完善建筑学专业的风景园林教育进行研究,提出了以下教育改革策略。

  风景园林学是一个综合性学科,涉及的范围相对比较广泛,对于设计来说无论是建筑还是风景景观,都拆分为几个不同的环节,譬如,雏形设计环节、实施设计环节等。对于不同的环节需要掌握不同能力的人才来完成,并不是从建筑设计的开始到结束都是一个人在参与,因此在建筑学专业中的风景园林教学也要针对于不同才华的人,因材施教,将设计拆分成不同的阶段,让学生大胆的发挥,挖掘学生的潜质,开展多元化的教育模式,根据学生的喜好和才能,有针对性的展开教育,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发挥。

  在教学的过程中,理论必然很重要,但是实践是对理论最好的应用,也是让学生扎实掌握理论、应用理论的重要环节,所以,在建筑专业风景园林中教育要加强学生实践的锻炼。设计的课题是学生进行实践发挥自己专业能力的重要介质,因此,教师要反复斟酌选择合适的实践项目,让学生进行实践。合理的实践项目既要符合当今的市场需求,又要切合实际。首先,项目要具有前瞻性,总结当前建筑的经验,避免现有建筑存在的问题。其次,设计实践项目的覆盖范围要广泛,提倡自主发挥,鼓励学生大胆的发挥想象。实践课程结束后进行总结,对于优点和不足要分别分析,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旨在培养建筑学专业的实用性人才。

  [1]高琦,杨西阁,王昊,袁飞,王秀宾.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园林教育体系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9(5):46-48.

  [2]郑曦.适应风景园林专业教育多元化发展的课程体系优化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8(10):59-62.

搜索